[实用新型]自行车多功能异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5926.3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5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泉;郭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祺(常州)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40 | 分类号: | B62K19/4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多功能 异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特别是一种自行车车用管体。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骑车去户外运动,根据户外天气状况的不同,所需携带的户外运动装备也不一样。天气炎热的时候需要带水壶,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则需要携带土除。在不同的天气状况时携带所需的户外运动装备会给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户外运动装备的自行车异型管。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多功能异型管包括异型管管体,所述异型管管体一端与五通固定,另一端与首管固定,所述异型管管体上开有与水壶架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成弧形,所述凹槽中固定有可拆卸水壶架导轨。
所述异型管管体上还固定有土除架卡槽。
所述异型管管体两端扩管成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所述异型管管体两端扩管成型,所以异型管管体与五通和首管的接触面积加大,使得整个管体支架的强度加强。所述异型管管体设置的凹槽两端成弧形设计,凹槽中固定有可拆卸水壶架导轨,这样就可以将水壶架顺着导轨推到凹槽中,再将水壶固定在水壶架上即可。这样的凹槽设计在外出看不到卡槽配件,既美观又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拆水壶架导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端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水壶架导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端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水壶架导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端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水壶架导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端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水壶架导轨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端面示意图。
图中:1为异型管管体,2为五通,3为首管,4为土除,5为水壶,6为水壶架,7为凹槽,8为基座,9为弧形槽口,10为立柱,11为凸边,12为弧形凸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异型管管体1,所述异型管管体1一端与五通2固定,另一端与首管3固定,所述异型管管体1上开有与水壶架6相适应的凹槽7,所述凹槽7的两端成弧形,所述弧形槽口9方便将水壶架6和水壶5的组合插入到凹槽7中加以固定。所述凹槽7中固定有可拆卸水壶架导轨,这样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将水壶5通过水壶架6顺着弧形槽口9插入到凹槽7中,就可以将水壶5固定在凹槽7中。
如图3所示,可拆水壶架导轨第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可拆卸水壶架导轨包括固定在凹槽7中的导轨基座8,所述基座8两侧固定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顶端固定有向两立柱10内侧延伸的凸边11。
如图4所示,可拆水壶架导轨第二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可拆卸水壶架导轨包括固定在凹槽7中的导轨基座8,所述基座8两侧固定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顶端固定有向两立柱10外侧延伸的凸边11。
如图5所示,可拆水壶架导轨第三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可拆卸水壶架导轨包括固定在凹槽7中的导轨基座8,所述基座8两侧固定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顶端固定有向两立柱10内外两侧延伸的凸边11。
如图6所示,可拆水壶架导轨第四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可拆卸水壶架导轨包括固定在凹槽7中的导轨基座8,所述基座8中间固定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顶端固定有向立柱10两侧延伸的凸边11。
在上述几种实施方式中,立柱10的作用是使得凸边11与导轨基座8之间留下缝隙,可以将水壶架6插入到缝隙中,只需将水壶架6的插入端制成与可拆水壶架导轨的端面模型相适应即可。
如图7所示,可拆水壶架导轨第四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可拆卸水壶架导轨包括固定在凹槽7中的导轨基座8,所述基座8两侧固定有向基座8中间弯曲的弧形凸边12。弧形凸边12与基座8之间同样形成水壶架6插入的缝隙。
所述异型管管体1上还固定有土除架卡槽,这样可以将土除4固定在异型管管体1上。
所述异型管管体1两端扩管成型,这样就增加了异型管管体1与五通2和首管3的接触面积,使得整个自行车支架的强度更大。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水壶架导轨可以采用其他适用的结构,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祺(常州)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永祺(常州)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5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钩扣装置
- 下一篇:麦稻两用收获机转向桥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