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采光板联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6150.7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华;蔡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正兴耐力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6 | 分类号: | E04D3/36;E04D3/361;E04D3/36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吴关炳 |
地址: | 3144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光板 联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光顶/天蓬,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采光板联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材料构建采光顶/天蓬。现有的采光顶/天蓬均大多采用两块板材连接而成,连接方式通常是采用铝型材和密封胶条压在两块板材上,然后用螺钉把板材固定在钢结构支架上,最后再打上玻璃胶作防漏处理。这种结构的采光顶/天蓬存在以下问题:1. 由于板材与铝型材、密封胶条、玻璃胶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安装完成后,密封胶条和玻璃胶与板材之间容易移位,脱胶开裂,导致密封失效而漏水。2. 由于板材使用螺钉固定在钢支架上,同样由于热胀冷缩系数不同,板材容易开裂,影响采光顶/天蓬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采光板联结装置,有效防止漏水,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采光板联结装置,包括两块采光板,还包括盖板、“M”形上盖、“山”形底板、端板,所述两块采光板的两侧边设置为倒“V”形钩,所述“山”形底板包括中间部位的连接板和两侧边的两块支撑板,所述两块采光板相邻两侧边的倒“V”形钩分别钩在“山”形底板上所设的两块支撑板上,所述“M”形上盖盖于两个倒“V” 形钩外,并与“山”形底板的连接板纵向连接,所述盖板盖于“M”形上盖外,所述端板与“山”形底板的连接板横向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板两侧边底部设有折钩,所述“M”形上盖两侧边底部卡于盖板两侧边底部所设的折钩内形成锁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山”形底板底面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梁架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采光板可以为矩形、梯形或扇形,扇形可以拼接成圆弧曲面的采光顶/天蓬,且采光板两侧边都设置为倒“V”形钩,即可连续拼接成更大的采光顶/天蓬,应用灵活多变。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和端板还可以进行涂彩或电镀,使外观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光板两侧边设置为倒“V”形钩,配合“M”形上盖、盖板、端板,可有效防止漏水,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建筑采光板联结装置,包括盖板1、“M”形上盖2、两块采光板3、“山”形底板4、端板5,两块采光板3的两端设置为倒“V”形钩,“山”形底板4包括中间部位的连接板6和两侧边的两块支撑板7,两块采光板3相邻的倒“V”形钩分别钩在“山”形底板4上所设的两块支撑板7上,“M”形上盖2盖于两个倒“V” 形钩外,并通过螺钉与“山”形底板4的连接板6纵向连接,盖板1盖于“M”形上盖2外,在盖板1两侧边底部设有折钩,将“M”形上盖2两侧边底部卡于折钩内形成锁扣。端板5与“山”形底板4的连接板6通过螺钉横向连接(如图2所示)。在“山”形底板4底面还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可以将“山”形底板4与梁架连接固定,亦即使联结装置固定于梁架上,从而构建了采光顶/天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正兴耐力板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正兴耐力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6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墙铝单板
- 下一篇:一种天然功能性锌硒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