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回血输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6592.1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麻兆晖;张殿胜;刘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血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液过程中使用的输液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医学中广泛使用的传统输液管,在使用时,必须有人照看,输液管内药液将尽时须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拔针,否则就会出现静脉血液倒流进输液管的情况,常称为“回血”,有时还会发生空气进入患者血管的现象,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由于输液时,所用用药剂通常是混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的点滴中进行输液治疗,但各种药剂之前放置在密封的玻璃瓶中,需要将玻璃瓶割破,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少许玻璃碎片混入其中,这样在输液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不安全隐患。因此,这种传统的输液管在使用过程中,增加了医护人员、看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安全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输液管存在的易回血、药液中含有杂质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回血、且可过滤药液中杂质的止回血输液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回血输液管,包括上输液管、莫非氏管、下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和头皮针,莫非氏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输液管和下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安装在下输液管上,下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莫非氏管内设置有一个“T”型磁性浮漂,下输液管与莫非氏管连接的一端套装有一个磁性套环,下输液管与头皮针之间连接有过滤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T”型磁性浮漂的竖向部分可插入莫非氏管的出液口,并与下输液管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磁性套环设置为圆筒状,该磁性套环的内径与下输液管的外径相同,使其与下输液管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在莫非氏管内设置有具有磁性的浮漂,在下输液管与莫非氏管连接的一端套装有磁性套环,输液将尽时,浮漂下移,在与磁性套环磁力的作用力下将莫非氏管出液口封闭,实现止回血、隔绝空气的目的;同时,在输液管与头皮针之间连接过滤器,能够有效的过滤药液中的杂质,将药液中的玻璃碎片等杂质过滤,避免了杂质随药液进入人体,引起不良反应。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输液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输液将尽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一种止回血输液管,包括上输液管1、莫非氏管2、下输液管3、流量调节器4和头皮针5,莫非氏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输液管1和下输液管3,流量调节器4安装在下输液管3上,下输液管3与头皮针5连接,下输液管3与头皮针5之间连接有过滤器6;莫非氏管2内设置有一个“T”型磁性浮漂7,“T”型磁性浮漂7的竖向部分可插入莫非氏管2的出液口,并与下输液管3连接;下输液管3与莫非氏管2连接的一端套装有一个磁性套环8,磁性套环8设置为圆筒状,该磁性套环8的内径与下输液管3的外径相同,使其与下输液管3紧密贴合。
输液开始时,磁性浮漂在莫非氏管内药液面漂浮,输液将尽时,磁性浮漂下移到莫非氏管与下输液管连接处,在与磁性套环磁力的作用下将莫非氏管出液口封闭,从而防止回血、隔绝空气;此外,在输液过程中,通过过滤器将药液中含有的玻璃碎片等杂质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6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