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6745.2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金山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A01B33/08;A01B3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12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耕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耕机有很多种类型,但是这些现有的耕机存在着以下诸多的缺陷:
1、在耕种旱地时,只能起畦,不能分涧,并且操作者必须始终跟在机器后面边行走边操作耕机。耕田时虽然可以坐,但是遇到土地不平整时,就需要人离开耕机座位,并使耕机停止前行后,向下压动操作手柄以使把头抬起通过障碍。
2、由于在耕机的后端设有1到2个滚轮,且操作者在耕机的后面行走,因此,在耕过的田地后面会留下轮的轨迹与人的足迹,使得在轮的轨迹和人的足迹处无法插秧或种苗。
3、离合器的结构不合理,在工作过程中离合器上容易沾上泥土,一旦沾上较多泥土时,离合器离的动作虽然不受影响,但是离合器合的动作就会变得很困难。合的不便给耕机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往往要通过清洗离合器上的泥土才能使离合器恢复使用功能。
4、耕机机头的仰角调节只能依靠人工用螺纹调节,都必须在人下耕机后停车调节,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一机多能的多用途耕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动力驱动装置(如柴油机等)、离合器与挂挡装置、带有耕作装置的后车架、位于后车架下方的后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前轮、前置操作部分、液压系统;所述的前置操作部分包括支撑于前轮上方的操作平台、设置于操作平台上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离合器踏板以及位于操作平台上方的换挡杆、控制前轮转向的前方向把及座位;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设置于操作平台(2)下后方的液压杆、液压阀、液压控制器、液压泵和油缸,所述的液压杆的上端与操作平台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者可以坐在耕机上完成大部分需要的操作,可有效减少操作者体力消耗。2、由于在耕机的后方设置了土地平整杆,并 且取消了后轮、操作者在座位14上完成耕地的全过程操作,因此耕过的土地更为平整松软,有利于后续苗、种的插和播。3、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离合器结构更加合理、可靠性更高,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使用,离合器的使用功能都不会受到异物干扰,给操作者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清理离合器上泥土之苦。4需要调节仰角时人不用下耕机,而且调节是机械控制的,不需要人干预。5、可安装多个灯泡,即使在夜间也能正常耕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操作平台2俯视图。
图4是液压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标号说明:1前方向把、2操作平台、3前轮、4离合器操纵杆、5液压升降开关、6人工螺旋调节杆、7液压杆、8液压控制器、9油泵、10发电机、11后平整刮条、12液压阀、13刹车踏板、14座位、15油门踏板、16右方向闸、17左方向闸、18、离合器踏板19挡片、20接合装置、21离合片、22车轴、23弹簧、24动力驱动装置、25支撑杆、26后车架、27座位支架、28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轮3、如柴油机等的动力驱动装置24、离合器与挂挡装置、由主要由后轮支撑的带有耕作装置的后车架26、后置的耕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前置操作部分和液压系统。
所述的前置操作部分包括支撑于前轮3上方的操作平台2、设置于操作平台2上方的油门踏板15、刹车踏板13、离合器踏板18以及位于操作平台2上方的换挡杆、控制前轮3转向的前方向把1及通过座位支架27支撑于操作平台上的座位14。所述的油门踏板15和刹车踏板13位于操作平台2的右前方;所述的离合器踏板18位于操作平台2的左前方;所述的换挡杆位于油门踏板15与刹车踏板13的后侧;所述的油门踏板15的联动杆、刹车踏板13的联动杆、离合器踏板18的联动杆穿过操作平台2与原耕机上设置的油门、刹车、离合器对应连接;所述的前方向把1穿过操作平台2位于前轮3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金山,未经余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6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