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031.3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陆翁达;顾亦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门 内饰板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72012355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轿车车门专用拆卸工具,包括把手、设在把手前端部的拆卸钳,拆卸钳设有固定的钳口,其特征在于:把手与拆卸钳为一整体,把手的长度大于拆卸钳的长度,把手的拆卸钳的夹角为150°~160°。这种车门拆卸工具用于将车门总成从车身上拆卸下来,由于车门内饰板与车门板之间的安装间隙较小,现有的车门拆卸工具无法顺利插入车门内饰板和车门板之间,而无法用于车门内饰板与车门板之间的拆卸。
汽车的车门内饰板和车门板之间通常使用塑料卡扣进行固定连接。该卡扣的材料通常为PA(聚酰胺)或者POM(聚甲醛),其一端卡接在车门内饰板上的,另一端卡接在车门钣金或者其他结构内。使用现有的长约20cm、宽约3cm、前端呈楔形的鱼骨棒撬棒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塑料卡扣容易出现发白或者断裂现象,并且不能保证每种车门的内饰板都能顺利拆下,通常需要其他工具辅助,比如螺丝刀,此时就会很容易损伤车门内饰板,从而导致维修或更换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以实现容易插入车门内饰板与钣金之间的极小间隙,方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候的握持和施力,从而顺利拆卸车门内饰板,同时又不易损伤车门组件,降低维修或更换成本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包括首尾相连的撬柄和薄片状的撬片,所述撬片的厚度从临近撬柄的一端到远离撬柄的一端逐渐减薄,所述撬片的远离撬柄的一端上设有撬槽。
所述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撬柄为薄片状。
所述撬柄的整体厚度不变。
所述撬柄的临近撬片的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撬片的一端的宽度。
所述撬片的临近撬柄的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撬柄的一端的宽度。
所述撬片的延伸长度为90~110mm。
所述撬片的临近撬柄的一端的厚度为4~5mm。
所述撬片的临近撬柄的一端的宽度为40~60mm。
所述撬柄具有用于与所述撬片结合的连接平面,所述撬柄的连接平面沿着所述撬片的临近撬柄的一端的宽度与所述撬片的延伸平面结合,所述撬柄的连接平面与所述撬片的延伸平面之间呈一角度。
所述撬柄的连接平面与所述撬片的延伸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20°~150°。
所述撬槽为V形。
所述撬槽开口角度为15°~20°。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容易插入车门内饰板与钣金之间的极小间隙,方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候的握持和施力,从而顺利拆卸车门内饰板,同时又不易损伤车门组件,降低维修或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拆卸工具,包括首尾相连的撬柄1和薄片状的撬片2,撬柄1具有用于与撬片2结合的连接平面8,该连接平面8沿着撬片2的临近撬柄1的一端7的宽度与撬片2的延伸平面9结合,撬柄1的连接平面8与撬片2的延伸平面9之间呈一角度σ。沿着撬片2的延伸方向(y方向),撬片2的厚度逐渐递减,即撬片2的临近撬柄1的一端7的厚度大于远离撬柄1的一端4的厚度,且撬片2的临近撬柄1的一端7的宽度大于远离撬柄1的一端4的宽度。撬片2的远离撬柄1的一端4上设有撬槽3。该拆卸工具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图1-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撬柄1也呈现为薄片状。沿着撬柄1的延伸方向(x方向),撬柄1的整体厚度大体不变,且撬柄1的临近撬片2的一端5的宽度大于远离撬片2的一端6的宽度。
操作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时,应先找到车门内饰板上卡扣所在位置,然后将撬片2的远离撬柄1的一端4从车门内饰板和车门钣金的间隙插入,并使撬槽3卡在卡扣两侧,稍微施力即可将卡扣撬起并使之脱离钣金。对不同位置的卡扣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在不损伤车门内饰板及卡扣的情况下拆下车门内饰板,操作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SB接口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微生物法丙烯酰胺水溶液贮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