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通管道连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171.0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伟生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 管道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头,尤其是一种三通管道连接头。
背景技术
在管道铺设过程中,总会用到三通管道连接头,传统三通管道连接头的固定一般是使用套箍进行,但液压过大的时候,套箍容易脱落,一般还需要采取其它的紧固措施,如用铁丝等紧固件将管道箍紧在端口上,这种方法增加了紧固件的成本,难以安装;现有的三通管道分支处通过截断管道,在管道连接之处开有相对应的通孔,通过内外螺纹旋合的连接方式来实现三通,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但更换困难、使用不方便且容易出现泄漏现象,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更换快捷、使用方便和密封性好的三通管道连接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三通管道连接头,包括管夹,所述的管夹为两对半环,其中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由螺栓固定连接,其所述的管夹其中一半环上设有连体的支管,在支管与管夹的夹腔之间设连通管,连通管的管口呈径向延伸进管夹的夹腔中、环管口的管夹内壁面开设有凹槽,在凹槽中设有密封圈。
上述的支管呈弧形结构与管夹连体设置,支管的其中一端设密封端盖密封,另一端延伸出夹体的外接端,外接端设有连接头。
上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上述的支管的外接端由管夹的铰接连接端向外延伸,其外接端的轴向与管夹的径向相对。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在主管道需要外接支管路的外接方向位置直接径向钻设与本实用新型的连通管的管口相适的通孔,管夹的夹腔内径与主管道管径相适应。安装时打开两对半环固定连接的螺栓,使管夹的夹腔中连通管的管口与主管道的通孔相对后合并管夹并销紧螺栓,管夹在夹紧主管道的同时其中的连通管的管口与主管道的通孔相适配、它们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管夹其中一半环上设有连体的支管,在支管与管夹的夹腔之间设连通管,呈径向延伸进管夹的夹腔中,接入与连通管的管口相对应的管道,且通过管夹固定,实现更换快捷,使用方便的优点;在连通管口的管夹内壁面开设有环形凹槽,在凹槽中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具有较好的位置稳定性,便于密封圈与管道端部顺利套接,同时也保证了管道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其发明实质,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实施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夹1,密封端盖11,连接头12,支管2,连通管3,凹槽4,密封圈4a,螺栓A,外接支管B。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三通管道连接头,包括管夹1,管夹1为两对半环,其中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由螺栓固定连接,其管夹1其中一半环上设有连体的支管2,在支管2与管夹1的夹腔之间设连通管3,连通管3的管口呈径向延伸进管夹1的夹腔中、环管口的管夹1内壁面开设有凹槽4,在凹槽4中设有密封圈4a;支管2呈弧形结构与管夹1连体设置,支管2的其中一端设密封端盖11密封,另一端延伸出夹体1的外接端,外接端设有连接头12;所述密封圈4a为O形密封圈;支管2的外接端由管夹1的铰接连接端向外延伸,其外接端的轴向与管夹1的径向相对。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在主管道需要外接支管路的外接方向位置直接径向钻设与本实用新型的连通管3的管口相适的通孔,管夹1的夹腔内径与主管道管径相适应,打开两对半环固定连接的螺栓,使管夹1的夹腔中连通管3的管口与主管道的通孔相对后合并管夹1并销紧螺栓,管夹1在夹紧主管道的同时其中的连通管3的管口与主管道的通孔相适配、它们之间通过密封圈4a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伟生,未经吴伟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轴耦合的双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激光对位设备及激光对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