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644.7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1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段金霞;任尚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韩龙 |
地址: | 01401***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快速 响应 热电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领域中的温度测量仪器,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
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炼钢烟气干法除尘技术较以往的湿法除尘技术省水、节能、不产生二次污染,故干法除尘取代湿法除尘已成为趋势。干法除尘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设备是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器有两个作用:第一,冷却流经其中的转炉烟气;第二,除去转炉烟气中的大颗粒灰尘。对蒸发冷却器的控制目标是,既能使蒸发冷却器出口烟气温度冷却到设定值,又能使落到底部的灰尘保持干燥状态,以便于卸灰。为满足这两个工艺要求,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需要综合考虑蒸发冷却器入口温度、出口温度预期值以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量,来对喷入蒸发冷却器中的冷却水喷射量进行精确控制。这样对蒸发冷却器入口温度的检测元件就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1.能对温度变化作出快速的响应;2.能够在高温介质中长期使用;3.强度大,耐磨损性能好。
以往类似的工况要求下,一般的做法是单纯地把整个热电偶的保护管直径及壁厚减小,或采用露端型的热电偶,为了减弱介质对热电偶的冲刷,在工艺管道内部焊接一个电偶保护井,这样做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响应快、耐磨损的要求,但实际上在管道内部焊接的保护井又影响了热电偶与介质的快速直接地热交换,所以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包括接线盒、感温元件以及保护管,其中,保护管固定连接在接线盒上,并且感温元件位于保护管内,保护管在其远离接线盒的一端具有外径和壁厚均减小的缩径部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管是绝缘耐高温的保护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管是一体无缝的保护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缩径部分的长度为35mm,外径为6mm,壁厚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并且响应速度快(响应时间T0.5小于8s),使用寿命长(更换周期可达3-4个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包括接线盒1、感温元件(未示出)以及保护管2,其中,保护管2固定连接在接线盒1上,并且感温元件位于保护管2内,保护管2在其远离接线盒1的一端具有外径和壁厚均减小的缩径部分3。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的保护管2均由绝缘耐高温材料制成,举例来说,缩径部分的长度1大约为35mm,规格为Φ6X1mm。考虑到强度及耐磨损性,举例来说,保护管2其余部分的规格为Φ22X2mm。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的感温部分的保护管直径小、管壁薄,感温元件对介质温度变化的响应大大提高了,而保护管2只是在远离接线盒1的端部缩小直径,保护管2的其余大部分直径增大,管壁厚度增加。另外,保护管2可以一体无缝制成,从而其强度及耐磨损性并不受影响;保护管2的缩径部分与其余部分也可以采用氩弧焊接,从而保证焊接处无气泡、无氧化,这样也保证了整个保护管2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可以是无固定装置式热电偶,以便于在高温的工况下更换设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的插入总长度L根据工艺管道直径大小可以加工成不同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型快速响应热电偶,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并且响应速度快(响应时间T0.5小于8s),使用寿命长(更换周期可达3-4个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