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激励振动在线粘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815.6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宇忠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励 振动 在线 粘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度计,尤其涉及一种自激励振动在线粘度计。
背景技术
早期粘度的测量,采取现场取样方式,经实验室化验,获得粘度值,实验室反馈给现场,以做为现场产品质量控制,由于反馈时间长,粘度值并非工艺过程真实粘度值,产品质量得不到及时控制,且测量的粘度是单点粘度,没代表性。在线粘度计可以直接安装工艺管线上监控产品粘度,通过在线测量过程中的液体粘度,可以得到液体流变行为的数据变化,对于预测产品工艺过程的控制,如反应时间及产品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目前市场上的在线旋转粘度计,由一个浸入样品中的转子测得扭力。此转子是由一个马达弹簧所带动,此弹簧的偏离数字化仪表显示。通过变速箱调整不同速度与使用不同转子可以测得不同范围的粘度。粘度、粘力、流动的阻力与转子的转速与转子形状有关,当转速增加或转子增大时粘力会加大。这种粘度测量计由于是通过弹簧偏离数字读取粘度值,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和数据不够精确,而且测量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加了测量范围和提高测量精度的自激励振动在线粘度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粘度计包括震动腔和转子,其特点是:所述震动腔设置驱动线圈、接收线圈、振子和处理电路,所述驱动线圈、接收线圈、振子、转子和处理电路相互间电连接;所述振子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转子。
上述连杆伸出所述震动腔的外部沿轴向安装支撑管和扭力管。
上述震动腔上的外部设置所述处理电路电连接的出线口。
上述处理电路输出信号传送给所述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线圈输出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振子;所述振子输出信号传送给所述转子;所述转子输出的信号反作用传输给所述振子,所述振子接受信号后传送给所述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输出的信号传送给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输出的反馈脉冲信号传送给所述驱动线圈输入端,另一路输出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扭矩微振荡原理驱动测振幅衰减,代替现有马达弹簧侧扭矩原理,以便简化安装复杂性,减少可动部件,减少工艺过程故障率。增加量程范围,提高产品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流程框图;
图中1、震动腔;2、驱动线圈;3、接收线圈;4、振子;5、连杆;6、法兰;7、扭力管;8、转子;9、处理电路;10、支撑管;11、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激励振动在线粘度计包括震动腔1和转子8,所述震动腔1设置驱动线圈2、接收线圈3、振子4和处理电路9,所述驱动线圈2、接收线圈3、振子4、转子8和处理电路9相互间电连接;所述振子4通过连杆5连接所述转子8。所述连杆5伸出所述震动腔1的外部沿轴向安装支撑管10和扭力管7。所述震动腔1上的外部设置所述处理电路9电连接的出线口11。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线圈2输出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振子4;所述振子4输出信号传送给所述转子8;所述转子8输出的信号反作用传输给所述振子4,所述振子4接受信号后传送给所述接收线圈3;所述接收线圈3输出的信号传送给处理电路9,所述处理电路9输出的反馈脉冲信号传送给所述驱动线圈2输入端,另一路输出信号。所述驱动线圈2输入端带有设定脉冲输入端和反馈脉冲输入端。
本受用新型使用时是连杆5,它工作在一定频率下,沿其轴向方向旋转振荡,流体在转子8上自由的流动。处理器9调制出谐振频率驱动驱动线圈2,驱动线圈2带动4振子振动,传递给接收线圈3,形成推挽力,由连杆5传递给转子8,扭力管7、连杆5以反作用力,形成振荡,当该转子8剪切流体时,它将因粘度阻力变化而损失能量,损失的能量被接收线圈3检测。由处理器9转换成可显示的粘度读数。该粘度计通过改变转子8的形状可测量很稠、很粘的介质,所以有很宽的粘度测量范围。由于流体的剪切是用振动来实现,没有活动部件、密封件和轴承。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和实验室的粘度精确测量。整个装置是由法兰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宇忠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宇忠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气滞型蜂窝组织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下一篇:隔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