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用氧化铁红的后处理提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859.9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亦工;李艳平;朱启建;朱国森;刘光明;王敬礼;国金雁;王玉山;周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北京首钢华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9/06 | 分类号: | C01G49/06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11117 | 代理人: | 张镝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磁铁 体用 氧化铁红 处理 提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用氧化铁红的后处理提纯装置,属于粉体材料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生产原料的氧化铁红主要来自钢铁企业冷轧酸洗废液再生过程中,酸再生系统主要采用带脱硅装置的Ruthner工艺进行生产,该系统得到的氧化铁红存在氯根及其他可溶性杂质化学指标高的问题,因此难以满足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大生产的技术要求。CN201458772U公开了一种氧化铁红的提纯装置,所述装置依次由原料料斗、干式网筛、搅拌槽、湿式网筛、砂磨机、水洗搅拌槽、沉淀槽、隔膜压滤机、旋转闪蒸干燥机及氧化铁红料仓串接而成,所述原料料斗与干式网筛之间为负压气体输送管道连接,所述搅拌槽与干式网筛之间、湿式网筛与搅拌槽之间、砂磨机与湿式网筛之间、隔膜压滤机与旋转闪蒸干燥机之间均为重力输送管道连接,所述旋转闪蒸干燥机与氧化铁红料仓之间为负压气体输送管道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提纯装置处理得到的氧化铁红可用于生产高性能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该专利所述,由于其酸再生生产线设备能力的制约,使下线后的铁红颗粒比表面积较小(2.0m2/g),需离线用砂磨机长时间研磨来提高铁红的比表面积,在大幅度增加能耗的同时,由于钢球的磨损会导致氧化铁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提高,如Cr、Mo、Ti、Ni等,进而降低氧化铁红的纯度。实际上,用机械研磨的方法大幅度减小亚微米级粉体颗粒粒度的方法并不可取。专利所述的装置存在工序繁杂、控制难度大、处理时间长,容易引入污染、能耗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用氧化铁红的后处理提纯装置,解决了现有酸再生装置无法去除水溶性杂质及氯根的问题,经本装置处理后的氧化铁红可用于制备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装置同时满足低能耗、高收率、无污染、产品性能稳定性及一致性高等技术要求。
上述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氧化铁红后处理提纯装置,由高强度特种水洗搅拌罐、超声波发生器、药剂定量供料器、负压抑尘器、箱式压滤机、螺旋输送机、强化气流干燥机及成品料仓组成,超声波发生器置于高强度特种水洗搅拌罐内壁上,药剂定量供料器、负压抑尘器置于高强度特种水洗搅拌罐上盖并用法兰连接;高强度特种水洗搅拌罐与箱式压滤机之间为管道和输料泵连接;箱式压滤机与强化气流干燥机之间为螺旋输送机连接;强化气流干燥机与成品料仓之间为气力输送管道连接。
所述高强度特种水洗搅拌罐内部有互成90°的折流板和外部环形加强筋。
所述高强度特种水洗搅拌罐中平均分布2~4个超声波发生器。
所述负压抑尘器为小功率引风袋式过滤形式,滤袋为常温滤袋。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所述的装置中使用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效应”所产生的冲击波,加速铁红颗粒在水中的分散,并在此过程中促进铁红物料中可溶性杂质的溶解;在所述的装置中使用立式强化气流干燥机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立式强化气流干燥机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采用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氧化铁红,水溶性杂质含量显著降低,其中:Cl-<0.06%、CaO<0.01%、K2O<0.005%、Na2O<0.005%、MgO<0.005%、SO42-<0.01%,BET>4.0m2/g,松装密度为0.55g/cm3~0.75g/cm3,平均粒径为0.55μm~0.85μm;可满足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如PC44、PC95、H5C3、H5C5等牌号)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高强度特种水洗搅拌罐;2、超声波发生器;3、药剂定量供料器;4、负压抑尘器;5、箱式压滤机;6、强化气流干燥机;7、螺旋输送机;8、成品料仓。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特种水洗搅拌罐内部截面图。如图所示:9、折流板;10、环形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北京首钢华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北京首钢华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