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低品位金属矿还原磁化焙烧的回转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8291.2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薛生晖;毛拥军;陈启平;黎红兵;张茂;王东;王金明;詹曙光;张胜广;黄晓燕;付向辉;陈泽宗;赵海涛;邹廷信;黄焯枢;董飞;张志雄;韩彦利;杨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34 | 分类号: | F27B7/34;F27B7/32;C22B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001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品位 金属 还原 磁化 焙烧 回转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冶金与选矿相结合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主要适用于菱褐铁矿共生矿及菱铁矿、褐铁矿、中低品位氧化锰矿、低品位红土镍矿、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等低品位金属矿的还原焙烧处理的专用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品位高且易选的铁矿石资源濒临枯竭,合理开发利用复杂难选贫、杂铁矿石资源对缓解我国铁矿石供求矛盾,促进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研究开发的菱、褐铁矿选矿技术主要包括:重选、磁选等单一流程、选择性絮凝浮选和还原焙烧-磁选等联合流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菱、褐铁矿处理的成套装置。目前我国菱铁矿石和褐铁矿石资源的利用率极低,绝大部分没有开采利用。尤其是我国原生富矿资源稀少,铁矿“贫、杂、细、散”的品质特点及较低的整体利用水平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我们不得不面临国产铁矿石供应紧缺、进口量连续大幅度增加,国际市场价格一路攀高,国家经济安全和行业经济效益受到严峻挑战的局面。
因此,通过科学研究,依靠科技进步,扩大可工业利用铁矿资源量,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上述各类中低品位铁矿资源,保障铁矿资源的安全供给,是钢铁行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菱铁矿、褐铁矿、菱褐铁矿共生矿的有效工业利用,对提高我国铁矿资源的保障程度十分重要,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支撑技术。
还原焙烧-磁选-(浮选)选矿新技术对这类弱磁性矿物是行之有效的选矿方法。目前能实现还原焙烧的装置有:竖炉、回转窑、沸腾炉以及闪速焙烧炉。竖炉主要用于处理粒度范围在10~75mm的矿石,回转窑主要用于处理粒度范围在0~30mm的矿石,沸腾炉主要用于处理粒度范围在0~3mm的矿石,闪速焙烧炉主要用于处理粒度范围在0~1mm的矿石,目前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应用的主要是回转窑和竖炉。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锰、镍、锌、铅等金属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导致上述金属富矿资源逐渐枯竭。而我国广泛分布着低品位软锰矿、低品位氧化铅锌矿、低品位红土镍矿等金属矿物,现在同样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一些小的工厂采用反射炉进行焙烧,但存在焙烧效果差、处理量太小、工人劳动强度大、燃料用量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迫切需要开发出针对这类矿产资源的有效处理工艺,使该类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对于低品位菱、褐铁矿、红土镍矿、低品位氧化铅锌矿、低品位软锰矿等金属矿物,还原焙烧均采用中低温还原焙烧技术,它们的焙烧工艺条件和设备配置都很相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焙烧效果好、处理量大的用于低品位金属矿还原磁化焙烧的回转窑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低品位金属矿还原磁化焙烧的回转窑系统,包括回转窑体、配料进料组件以及出料组件,所述配料进料组件位于回转窑体上窑尾的进料口处,所述出料组件位于回转窑体上窑头的出料口处,所述窑头处设有用来往回转窑体内抛射粒煤的抛煤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抛煤组件包括抛煤枪、粒煤仓和全密封定量给料机,所述粒煤仓通过下料管经全密封定量给料机与抛煤枪的进料口相连,所述抛煤枪的一端与送风机构相连通,所述抛煤枪的出口端经窑头伸入回转窑体的内腔。
所述配料进料组件包括粉矿仓、粉煤仓、粉矿胶带输送机、粉煤胶带输送机、混合胶带输送机以及配料下料管,所述粉矿胶带输送机位于粉矿仓的下方,所述粉煤胶带输送机位于粉煤仓的下方,所述混合胶带输送机位于粉煤胶带输送机和粉矿胶带输送机的下方,所述混合胶带输送机的出料端通过配料下料管与窑尾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从窑尾配入煤和窑头抛入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还原煤的给入,解决了窑内温度场分布、弱还原性气氛保持、提高回转窑产能、延长回转窑作业周期等难题。
(2)、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整个焙烧工艺更加简化,焙烧还原效果更好,适用范围广更广,产品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抛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8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调节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框架式整体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