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中电子围栏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8552.0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良辰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H04W4/02;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电子 围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当中的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需要对定点布防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息进行捕获的一种无线侦测系统。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能够对手机终端进行定位和捕捉其主要信息的设备,其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3大移动运营商手中,各大运营商的终端都能够轻而易举的监测手机终端位置及其他信息。通常上述技术都是属于公司机密受国家保护,私人或组织没有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是无权使用移动商的终端进行查询,或对其他个人手机进行监控。
针对个人手机进行监控一般是指危害国家利益的人群,比如国外间谍或在逃嫌疑犯,其公安机关有权使用移动运营商的终端对他人手机进行监控。但是公安机关每次需要监测嫌疑犯的时候都要一定的申请程序,这样手续比较繁琐而且浪费时间。
为公安部门等特殊行业自主研发的一种设备,其设备是由侦测基站,特殊设计的外置天线,双工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后台用户操作平台、系统总控制单元和供电系统等组成。其设备有成本低、功能强、稳定可靠等优点,并且它安装地点比较灵活,比如安装在收费站、高速公路旁、居民区等特殊地带。该设备所覆盖的不仅满足对移动终端卡IMSI信息的捕获,还可以满足对手机等移动终端本身IMEI信息的提取。满足在卡机分离时即对目标移动终端的IMSI信息的跟踪,同时也满足对目标移动终端机身的追踪,在系统平台的应用上也实现了新型的报警协同功能,可自定义添加报警协同单位和个人,在收到捕获信息时,系统自动即可向协助单位发送协同呼叫请求,又可向预先设定的个人手机发送呼叫请求。
该设备不仅满足公安等行业刑事侦察的需要,也可为应急指挥、重大活动组织管理等诸多行业的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资源信息服务。从应用层面看,该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对进入该布点无线覆盖区域的移动终端的IMSI,IMEI号截获和定位,从而发现和捕获目标嫌疑人员。是一套“分散布防、集中管理”方式的集中智能无线侦测及安防系统。
空中电力围栏监测系统主要是利用GSM/TD-SCDMA/WCDMA/CDMA200移动通信原理中的鉴权原理和空中无线通信接口特点研制一种新型基站,该基站主要是通过调节覆盖区域的发射功率,迫使经过该基站覆盖区域内移动终端被迫切换到该基站上,捕获移动终端的IMSI号和IMEI号,通过后台处理软件达到定点捕获比对目标移动终端的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定点布防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信息进行捕获的一种无线侦测系统。
为完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依次连接的系统管理平台、系统控制单元、侦测基站、双工器和室外天线构成,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上设有供电单元。
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细化,所述的侦测基站和双工器之间设有增大发射功率的功率放大器。
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细化,所述的侦测基站和双工器之间设有接收信号的低噪声放大器。其低噪声放大器主要是降低输入信号的噪声干扰,以确保接收信息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备会自动捕捉到所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信息,在事先人为的给系统平台输入寻找的指令进行比对分析,一旦目标进入到侦测区域,系统就会自动捕捉到,并报警。
附图说明
图1空中电子围栏的整体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做深入的说明。如图1所示,空中电子围栏是由依次连接的系统管理平台1、系统控制单元2、侦测基站4、双工器7和天线8构成,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2上设有供电单元3。所述的侦测基站4和双工器8之间设有增大发射功率的功率放大器5。所述的侦测基站4和双工器8之间设有接收信号的低噪声放大器6,用以降低接收信号的噪声干扰,确保接收信息的质量。
空中电子围栏工作流程及功能:凡是经过空中电子围栏覆盖区域的移动设备终端,便可获取移动终端卡的信息、移动终端手机的信息和带有SIM/UIM卡装置的GPS目标车辆进行分析跟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良辰,未经刘良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8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网报警中心管理主机
- 下一篇:串行接口无源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