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菌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9023.2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8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敏;冯杰;邵长君;任鲁风;李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地址: | 10131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子,尤其涉及一种细菌培养瓶。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一般是将细菌接至三角瓶中并置于摇床上进行培养,而常规的三角瓶是平底的。如果想人为增加培养细菌的密度或加快细菌繁殖速度,单纯依靠现有的培养瓶并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促进细菌生长,增加培养细菌的密度、加快细菌繁殖速度的细菌培养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侧壁和瓶体底面,其中,所述瓶体侧壁的中下部具有向所述瓶体内部突出并与所述瓶体底面存在间隙的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细菌培养瓶为三角瓶。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多个。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瓶体侧壁的同一个外圆周上并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三个。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所述瓶体侧壁向所述瓶体内部延伸形成的具有空腔、顶端为圆弧形的柱状。
作为优选,所述细菌培养瓶为玻璃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凸起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菌生产,提高细菌繁殖速度,增加细菌培养瓶内细菌的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侧壁1和瓶体底面2,其中,瓶体侧壁1的中下部具有向瓶体内部突出的凸起3,凸起3位于瓶体侧壁1的底部并与瓶体底面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细菌培养瓶为三角瓶,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细菌培养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凸起3的设置可以在细菌培养瓶高速晃动时起到搅拌器的作用,因此凸起3的设置个数并没有严格限制,但至少需设置一个,优选设置多个。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凸起3为三个,三个凸起3位于瓶体侧壁1的同一个外圆周上并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3也可以是形成在瓶体侧壁1的中间部分,或者其他的适当位置。只要能起到搅拌的效果即可。
另外,当细菌培养瓶在震荡时,凸起3设计为顶部为圆弧状的圆柱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搅拌效果,具体来说,瓶体底面2是圆形的,凸起3为瓶体侧壁1向所述瓶体内部延伸形成的具有空腔4、顶端为圆弧形的柱状的凸起3。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3的形状也可以是方形或者梯形等其他合适的形状,只要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提高细菌培养速度即可。另外,凸起3伸入瓶体内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由于凸起3起到了搅拌器的功能,增加了培养基溶氧量,从而促进细菌生长,因而显著增加了细菌培养瓶内培养细菌的密度,促进了细菌繁殖的速度。在高速震荡时(300r/min)能够降低泡沫的形成,减少蛋白变性。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可用于玻璃三角瓶,但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三角瓶或者其他形状的瓶体。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9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处理高炉喷煤装置堵塞的环保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冻水真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