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脑水肿的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9033.6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英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水肿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脑水肿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脑内手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脑肿瘤、外伤性脑内血肿、高血压脑出血等常见的手术,死亡率和病残率均较高。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采用小骨窗手术和穿刺抽吸,穿刺抽吸往往会造成血肿残留或再出血,而小骨窗手术后血肿残腔再出血的发生率也较高。手术创面渗血或术后血压升高是致使残腔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往对于预防和处理再出血除采用术中创面仔细止血、术后控制血压或使用一般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引流出残腔内的血性脑脊液。若再出血须进行二次手术,无其他较好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的治疗脑水肿的引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脑水肿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储气管,引流管位于储气管内部,引流管的两端与储气管的两端密闭连接,引流管与储气管之间为储气腔,引流管中间带有引流腔,引流管的其中一端开有引流孔,引流孔与引流腔密闭相通,储气管上密闭连通有充气管,充气管上密闭连通有充气阀门,储气管上还带有气囊,其特征是:气囊为楔形;储气腔内设有迂回管,迂回管位于气囊内,迂回管呈“之”字形紧贴在引流管外面,迂回管的一端密闭连通有入液管,迂回管的另一端密闭连通有出液管,入液管的另一端伸出至储气管外部,入液管与储气管密闭相连,入液管的另一端密闭连通有入液阀门,出液管的另一端伸出至储气管外部,出液管与储气管密闭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气囊内设置了迂回管,在使用时可以向迂回管内注入可循环的制冷液,以达到对局部脑组织进行亚低温治疗的目的,保护受损的脑组织,同时使血管收缩,起到止血、减少创面渗出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术后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充气阀门;2、充气管;3、引流腔;4、引流管;5、储气管;6、储气腔;7、入液阀门;8、入液管;9、出液管;10、迂回管;11、气囊;12、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治疗脑水肿的引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引流管4和储气管5,引流管4位于储气管5内部,引流管4的两端与储气管5的两端密闭连接,引流管4与储气管5之间为储气腔6,引流管4中间带有引流腔3,引流管4的其中一端开有引流孔12,引流孔12与引流腔3密闭相通,储气管5上密闭连通有充气管2,充气管2上密闭连通有充气阀门1,储气管5上还带有气囊11,气囊11为楔形,气囊11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储气腔6内设有迂回管10,迂回管10位于气囊11内,迂回管10呈“之”字形紧贴在引流管4外面,迂回管10的一端密闭连通有入液管8,迂回管10的另一端密闭连通有出液管9,入液管8的另一端伸出至储气管5外部,入液管8与储气管5密闭相连,入液管8的另一端密闭连通有入液阀门7,出液管9的另一端伸出至储气管5外部,出液管9与储气管5密闭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于脑内手术,在脑内手术中既有利于血液及渗出液的引流、又可进行气囊压迫止血、也可对脑内残腔壁及其周围附近因病变影响或手术创伤所致的脑组织水肿进行相应的治疗。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上,将带有引流孔的引流管一端插入术口内,用注射器通过充气管向储气腔内充气,使气囊充入气体,使气囊压迫脑血管避免脑血管出血。再将入液管和出液管的自由端分别接入医用泵式低温恒温仪,以达到对局部脑组织进行亚低温治疗的目的。气囊内的充气量可利用注射器定量充气,同时可通过充气阀门根据气囊对脑组织的压力高低适量放气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英,未经赵玉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9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科用放疗定位调整装置
- 下一篇:半坐卧位病床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