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通行计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9580.4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9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嘉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通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通行计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站普遍使用了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以载货类车辆的总重、轴重、轴型、胎型和行驶公里数确定收费数额;在车辆超限治理站、矿山称重站等地方,也都广泛使用了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以检测车辆重量。在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要求需要计重收费的车辆以低速且匀速通过计重称台,以达到计重的精度要求,但在实际使用中,大量出现了车辆高速、变速通过称台的情况,称重结果的精度大幅降低,有的误差超过30%,造成大量的纠纷事件,严重影响了称重和收费秩序。
这就需要在车道上进行测量车辆速度的设备,在车辆的每个车轴的轮胎驶上称台时,测量车辆的速度,并计算每个车轴在车辆的位置,以便对由于车速或车辆加速度造成的称重误差进行补偿,达到精确测量和计算车辆重量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检测车轴驶上称台到下称台速度、加速度,并根据加速度值进行车轴重量修正的设备,应用的技术是:用并排放置的双称台测量速度和加速度,车辆轮胎驶上和驶下每个称台的时间,除称台的宽度,即得到两个速度,两个速度除以时间,即得到此轮轴的加速度;单称台与轮轴识别器测量,与前述一样,用单称台得到一个速度,从称台上下来到轮轴识别器之间有一个固定的距离,除以驶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即得到第二个速度,这两个速度除以时间,即得到此轮轴的加速度。
但这两种测量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车辆速度测量是用称台、轮轴识别器等接触式设备实现的,尽管使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但还是容易出现故障,并且价格较贵;只有车辆轮轴经过检测设备时才能测量车辆速度、加速度,而车辆的其它部分经过时并不能测量,这样车辆的长度、轮轴在车辆上 的位置等信息无法准确计算出来,对计算称重结果的加速度校正带来很大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通行计重系统,准确测量每个车轴驶上、驶下计重秤台的的瞬时加速度,便于车辆重量的补偿计算,使车辆准确计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通行计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重系统,包括计重称台、称重仪表,车辆的每个车轴轮驶上所述计重称台时,所述称重仪表测量该车轴的轴重,并实时记录该车轴驶上所述计重称台时的时间Tk,以及驶下计重称台时的时间Tk′;所述计重称台安装于车辆通道上,
车辆扫描系统,安装于车辆驶上所述计重称台之前的车辆通道旁,用于分别记录车辆头部、尾部先后经过车辆扫描系统的时间T0、T00;
车速测量仪,安装于车辆通过所述计重称台附近,用于从T0开始到T00的时间内持续采集车辆速度,包括Tk、Tk′时的车辆速度;
计算机,分别连接所述计重系统、车辆扫描系统、车速测量仪,用于接收所述计重系统采集的轴重和Tk、Tk′时间数据,接收所述车辆扫描系统的T0、T00时间数据,向所述车速测量仪发出从T0开始到T00的时间内持续采集车辆速度的控制指令,并接收所述车速测量仪采集的车辆速度数据;计算车辆总重。
优选的,所述车速测量仪为无线车辆测速器,所述无线车辆测速器向车辆发射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或超声波,并接收反射信号,通过发射与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差或时间差,对车辆进行测速,车速信息发送到所述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计算车辆的长度、每个车轴与车辆头部前端的距离;也可以方便地计算每个车轴经过称台时的加速度。对于补偿车辆速度和加速度对动态称重的影响,准确计算车辆的准确重量,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辆通行计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车辆2进入计重称台4的行驶通道1,车辆扫描系统3安装在计重称台4之前的车辆通道旁,分别记录车辆头部、尾部先后经过车辆扫描系统的时间T0、T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嘉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嘉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9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