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发动机附件系统的曲轴单向离合器皮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0148.7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佳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16D41/06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皖水***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发动机 附件 系统 曲轴 单向 离合器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传动结构中的皮带轮,具体涉及用于汽车发动机曲轴附件的单向离合器皮带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发动机越来越呈现出小型化、轻量化、高效化的特点,发动机附件系统中各设备,如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机械增压器等的功耗在不断增加。但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从曲轴传递到附件设备依旧依靠皮带及皮带轮来实现。传统曲轴皮带轮主要为一个传动用轮毂9,该轮毂9具有中心槽孔9b和曲轴传动轴筒10相配合,通过螺纹连接(如图5)或者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轮毂9的外周面上存在多道平行的摩擦槽9a。当内侧面上形成有平行齿11a的传动皮带11套设在传动轮毂9的外周面上时,能以该平行齿11a契合于传动轮毂9的摩擦槽9a内,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顺利的传递动力。其他附件设备也采用同样的皮带轮进行动力传递。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本身运转的时候存在振动使得曲轴的转速具有一定的波动,对于附件设备及附件的传动轮系来说,转速的波动会使得皮带产生较大的弹跳,此外速度的变化使得皮带轮存在回转的趋势,造成附件设备的速度波动。这里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皮带存在较大的弹跳会导致皮带轮系传递效率的降低,此外较大的振幅可能会产生皮带的错位及飞脱,影响了轮系传动的整体安全性;2、转速的波动会影响附件设备运转的均匀性,使得设备的运转产生较大的振动,恶化其工作状态,影响使用寿命;3、同时,皮带的抖动、附件设备的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也是传统皮带轮结构的一个显著缺点。可见,发动机运转时的振动对附件系统及设备的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降低振动对附件皮带轮系及设备的影响将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发动机运转时的振动对附件系统及设备的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附件系统的曲轴单向离合器皮带轮。
具体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汽车发动机附件系统的曲轴单向离合器皮带轮,包括传动轮毂1和传动轴筒7,传动轮毂1为轴向贯通的圆盘状,传动轮毂1外周面上设有与传动皮带配合的摩擦槽;所述传动轮毂1和传动轴筒7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包括离合器环筒2、滚柱3、弹性件4、离合器内圈5和保持支架8;离合器环筒2、保持支架8和离合器内圈5扣装为一整体;所述离合器环筒2内筒壁沿轴向均布设有十八条的容积槽2a,每条容积槽2a内装有滚柱3和弹性件4,弹性件4一端抵于保持支架8的槽壁上,另一端顶住滚柱3,滚柱3对应离合器环筒2的工作接触面为侧壁2b;单向离合器设于传动轮毂1的中孔1b内,通过离合器环筒2过盈配合与传动轮毂1连接,其离合器内圈5过盈配合与传动轴筒7连接,其轴向两端面分别设有轴承。
所述保持支架8为圆盘筒状;其筒壁均布设有十八个滚柱安装座;滚柱3置于保持支架8的滚柱安装座内,配合扣入离合器环筒上的容积槽2a内。
所述离合器环筒上容积槽的侧壁2b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将单向离合器运用于汽车发动机附件系统的曲轴皮带轮上,其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可以减小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由发动机运转所引起、通过曲轴传递到发动机附件部件的转速波动,从而降低发动机运行时的噪音、提高附件系统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整车的油耗。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附件系统及设备的运转更加平稳,减小了附件系统及设备由于转速波动带来的磨损和振动,从而降低了附件系统及设备本身的噪音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2、由于转速波动造成的能量损耗很大一部分由皮带轮内的弹性件4吸收并返回给传动件,从而降低发动机的能耗,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3、同时,由于曲轴的转速波动并未通过附件系统曲轴皮带轮传递给附件系统和设备,因此皮带所受的反向阻力减小,使得皮带的跳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降低了附件系统的噪音并使其安全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侧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之动作局部放大图。
图5为传统曲轴皮带轮的安装结构分解图(螺纹联接)。
图6为曲轴转速与皮带轮毂的转速波动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佳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佳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0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