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种能源供应装置的交通警示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1486.2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 |
主分类号: | F21L4/08 | 分类号: | F21L4/08;F21L13/02;F21V17/04;F03D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种 能源 供应 装置 交通 警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警示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种能源供应装置的交通警示灯。
背景技术
小型交通警示灯是一种便携的可即开即闪的警示设施,使用时不需要专门安装,可方便设于施工区段或危险地点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前方施工或有危险,应减速慢行,这种交通警示灯已广泛用于交通、市政、建设等行业。
现有的交通警示灯一般由碱性电池或太阳能电池作为警示灯的能源供应装置,当碱性电池的电量不足或遭遇较长时间阴雨天气时,交通警示灯会经常因缺电而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多种能源供应装置给交通警示灯提供电源的具有多种能源供应装置的交通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来实现:具有多种能源供应装置的交通警示灯设有交通警示灯本体,所述交通警示灯本体的上部为发光部,交通警示灯本体的下部为手柄,手柄内设有控制电路以及碱性电池或蓄电池,碱性电池与蓄电池分别与控制电路相连,其中所述交通警示灯本体上设有风能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通过控制电路与蓄电池相连。
所述风能发电装置的顶部还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控制电路与蓄电池相连。
所述风能发电装置还可设于发光部的中间,所述发光部的中间为中空结构,风能发电装置设于发光部的中空结构中,或者所述风能发电装置设于发光部的顶端。
所述发光部上设有连通两个面或四个面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中空结构相连通。
所述风能发电装置的风轮为涡轮、螺旋桨式风轮或离心风轮结构。
所述涡轮或离心风轮的风叶为两片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可在交通警示灯中设置结构精密小巧的风能发电装置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同时还可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另外还可设置碱性电池组成两种或三种能源供应装置给交通警示灯提供电源,可以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电能,延长交通警示灯的有效使用时间,提高交通警示灯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能源供应装置的交通警示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交通警示灯的风能发电装置设于发光部中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风能发电装置的涡轮或离心风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交通警示灯的风能发电装置设于发光部中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交通警示灯本体1,所述交通警示灯本体1的上部为发光部11,交通警示灯本体1的下部为手柄12,手柄12内设有控制电路13以及碱性电池14或蓄电池15,碱性电池14与蓄电池15分别与控制电路13相连,其中所述交通警示灯本体1上设有风能发电装置2,风能发电装置2通过控制电路13与蓄电池15相连,所述风能发电装置2可以设于发光部11的顶端,风能发电装置2的四周设有保护柱21,风能发电装置2的顶部设置保护盖22,保护风能发电装置2不易损坏。所述风能发电装置2的顶部还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3,太阳能发电装置3通过控制电路13与蓄电池15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风能发电装置2还可设于发光部11的中间,所述发光部11的中间为中空结构16,风能发电装置2设于发光部11的中空结构16中。
如图3所示,所述发光部11上设有连通两个面或四个面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中空结构相连通。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风能发电装置2的风轮23为涡轮或离心风轮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涡轮或离心风轮23的风叶为两片以上。
如图5所示,所述风能发电装置2的风轮23还可为螺旋桨式风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未经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1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
- 下一篇:管道输送浆体的浓缩自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