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绳编织机防打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1627.0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璇;焦国杰;李仁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7/16 | 分类号: | D07B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8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织机 打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编织机上的钢丝绳编织机防打结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中,牵引导线用的导引绳(防扭钢丝绳)的产品好坏,在最大程度上取决于编织的质量,钢丝绳在编织过程中,钢丝绳绳盘上盘绕着的钢丝绳存在着很大的旋转应力,解卷时如果拉开的钢丝绳处于松驰状态,就会引起强烈的旋转,使钢丝绳产生上劲现象,造成钢丝绳扭曲打结,打结后不仅会降低钢丝绳的破断拉力,而且当钢丝绳再次受到拉力而张紧时,扭结就会就得越来越小,最终导致钢丝折断,有时还因此造成整盘钢丝绳长度不够而全部报废。目前,具有破劲功能的钢丝绳解卷功能装置,其结构是在回转支撑的外圈具有传动齿,外圈与安装在动力驱动机构上的主动齿轮啮合,如果钢丝绳发生扭转,只要使绳盘支架朝着扭转的反方向转动即可消除旋转应力,防止钢丝绳打结,其主要缺点是电路控制不完善,常因个别股打结而造成整条钢丝绳的返工,误工,误时,质量难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编织机防打结装置,完善电路控制,可及时发现个别钢丝绳股打结的情况,自动安全停机,可在很短时间内排除打结,省时省力,提高编织的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丝绳编织机防打结装置,包括机架、控制箱、操作箱、带绳股盘的盘架、排线机构、收线机构;所述的机架下设置打结检测装置,所述的打结检测装置与设置在控制箱中的防打结控制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防打结控制电路,包括空气开关QF、液位继电器、启动开关SB2、停止开关SB1、变频器1NV和电机M;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B与变频器1NV的接线脚X2相连,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C与停止开关SB1、启动开关SB2及变频器的接线脚X1依次相连,在停止开关SB1后并接导线与变频器的接线脚com连通;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E与接线脚G与打结检测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打结检测装置包括上绝缘套和下绝缘套,上、下绝缘套间设置中间金属套,外接金属导线,与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G相连通;通过中间金属套、所述的上、下绝缘套连接而成一个三级内孔的圆柱形筒体,筒体的上孔设置上金属套,筒体的下孔设置下金属套,外接金属导线,与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E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上、下金属套的内径皆小于中间金属套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的上绝缘套和上绝缘套为尼龙套。
进一步,所述的上金属套、中间金属套、下金属套为钢套。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钢丝绳编织机防打结装置正常工作时,钢丝绳不打结,正常从检测装置的上、下金属套通过,接线脚E和接线脚G不导通,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B和接线脚C接通,变频器1NV接头X1与停止开关SB1和变频器的接头脚com接通,启动开关SB2使变频器1NV开始工作,电机M也开始运转,正常工作。
当钢丝绳其中某股打结后,则打结的钢丝绳必与中间金属套接触,检测装置的接线脚E和接线G就会导通,形成内部短路,这时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B和接线脚C断开,变频器的接线脚X1和停止开关SB1断路,变频器也停止工作,M停止运转,工作人员可排除故障,省时省力,提高编织的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打结控制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结检测装置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由图1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丝绳编织机防打结装置,包括机架7、控制箱1、操作箱2、带绳股盘的盘架3、排线机构5、收线机构6;所述的机架7下设置打结检测装置4,所述的打结检测装置4与设置在控制箱1中的防打结控制电路相连接。
由图2知,所述的防打结控制电路,包括空气开关QF、液位继电器、启动开关SB2、停止开关SB1、变频器1NV和电机M;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B与变频器1NV的接线脚X2相连,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C与停止开关SB1、启动开关SB2及变频器的接线脚X1依次相连,在停止开关SB1后并接导线与变频器的接线脚com连通;液位继电器的接线脚E与接线脚G与打结检测装置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1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牛腿悬挑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的缓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