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出风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2159.9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施旭娜;王军元;方献良;茅忠群;诸永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一平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烟机 出风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出风罩,尤其是一种可以防止倒烟和防粘的油烟机出风罩。
背景技术
现在楼房居民的各户厨房排油烟出口,都是连通上下贯通的一条排烟通道,为了防止倒烟返味,一般都是在排油烟机的排出口安装止逆阀门。
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止逆阀,一种为单片阀板结构,在阀座的密封口上铰接一个单片阀板,当油烟机不工作时密封口上的单片阀板关闭,从而阻止了共用烟道内逆反的油烟或气味,然而,使用这种单片阀板结构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当油烟机工作时,阀板不能完全打开,对油烟机的排风造成阻力;烟道负压大时,阀板关闭缓慢,关不严,影响密封效果。
另一种为双阀板结构,通过绕设在出风罩中间的共同转轴或不同的转轴转动,打开或关闭止逆阀,然而使用这种双阀板结构,两个阀板中间的连接部位无法做到完全的密合,中间存在缝隙,特别是目前常用的阀板一般采用塑料制成,变形较大时,缝隙更大,无法有效地防止倒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出风罩,可以提供可靠的密封以防止倒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出风罩,包括罩体和设置在所述罩体内的止逆阀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阀片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形止逆阀片,所述止逆阀片的下表面对称设有比周边部位薄的连接凹槽,所述止逆阀片的周缘与所述罩体的内侧壁线面贴合。
所述止逆阀片的周缘向下折弯形成边沿,所述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边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圈倒角以实现线面贴合。由此,止逆阀片组件与罩体结合的周缘以及中间都实现无缝隙,可以有效地防止倒烟。
所述边沿由所述止逆阀片的周缘向下呈三角形折弯而成,所述倒角形成在所述边沿的内表面并与所述三角形的顶端线面贴合,这样做使得接触面最小从而有利于止逆阀片打开。
所述止逆阀片的中间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固定穿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内侧壁上的安装孔内,所述连接凹槽相对所述轴孔对称,可以实现止逆阀片组件相对罩体的固定定位。
为了使得止逆阀叶片挺刮,翻转打开时不影响排气,所述止逆阀片在所述连接凹槽两侧的止逆阀叶片上无缝隙粘贴有刚性的薄的挡片。
所述罩体外侧设有用于防粘的驱动装置。可选的,该驱动装置可以是电动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在本实用新型中,选用电动的驱动装置,以避免油烟机长期使用后止逆阀叶片上粘有油污而开启困难。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阀和转轴,所述电磁阀的通电轴的下端抵接在所述转轴中间的转轴片远离所述止逆阀片的一端上,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转轴片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转轴与所述止逆阀片相邻的一端的两侧设有横向延伸的转轴臂,所述转轴臂位于所述止逆阀叶片下方。
所述转轴臂上设有向上凸起的触点,所述挡片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突出部,可以方便地将止逆阀叶片顶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止逆阀片可以一体成型,制造简单,两个叶片之间无缝隙,并且周缘和罩体也采用无缝隙线面贴合,不仅使得出风罩的密封比较可靠,可以有效地防止倒烟,也便利于了止逆阀片的打开;由于止逆阀片只需一个固定轴即可固定在罩体内,相对于双阀片需要双转轴固定而言安装上更加便利;在罩体外设置电动的驱动装置,可以避免油烟机长期使用而导致止逆阀叶片上粘有油污开启困难的隐患,保证了油烟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逆阀片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逆阀片组件与罩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逆阀片组件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出风罩,包括罩体1、设在罩体1内的止逆阀片组件2和设在罩体1外的驱动装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2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