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2234.1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梅;刘羽;李学栋;石荣桂;刘强;陈安新;曹小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立晓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锅炉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除二氧化硫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生物质锅炉烟气的脱除二氧化硫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利用生物质燃料发电的项目逐步增多,生物质电站(锅炉容量通常小于150t/h)烟气排放控制也纳入区域环境控制的范畴中。对于地处中心城市附近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中SO2浓度虽较低约200mg/Nm3,但仍不能满足区域控制要求,如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07)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要求不超过20mg/Nm3。有建设烟气脱硫装置的需求。
国内已有的脱硫技术和工艺系统多适用于大型燃煤电站锅炉,比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氨法脱硫工艺、双碱法脱硫工艺等。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系统复杂,应用于小机组,经济性差,故障率高;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要求高浓度的循环物料,不适合生物质锅炉;氨法脱硫使用氨水作为脱硫剂,在小型锅炉应用中将造成大量逃逸氨;双碱法脱硫工艺以纯碱为脱硫剂,运行费用高,可靠性差。
截至目前,国内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硫技术还处于空白,无法满足生物质锅炉的环保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硫装置,这种脱硫装置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可靠、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无脱硫副产物处理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以适应新型的生物质锅炉环保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的上段内设喷淋装置与除雾器,吸收塔的中段连接生物质锅炉烟气导入装置,吸收塔的下段通过氧气鼓风机与空气相通,吸收塔外设有实现浆液循环喷淋的循环浆液泵,吸收塔的下段通过计量泵与石灰乳吸附剂产生装置相连,吸收塔的底部连有浆液排放系统,浆液排放系统包括与吸收塔相连的浆液地坑,浆液地坑通过两个地坑泵分别与事故浆液箱和锅炉排渣系统相连,事故浆液箱设有与浆液地坑相连的回流管。
所述的石灰乳吸附剂产生装置,包括石灰乳制备箱、石灰乳计量箱,石灰乳计量箱通过计量泵与吸收塔相通,并通过石灰乳循环泵与石灰乳制备箱相连,石灰乳制备箱连着工艺水箱和石灰粉仓。
石灰乳制备箱内设搅拌器,石灰乳制备箱通过计量仓与石灰粉仓相连。
生物质锅炉烟气导入装置包括引入气体的管道,引入气体的管道连有两个侧路管道,一个侧路管道通上设有挡板门密封风机、加热器,另一个侧路管道通过净烟气挡板门与烟囱相连,引入气体的管道上设原烟气挡板门和旁路挡板门。
所述的喷淋装置贴壁环形区域采用90°喷射角实心锥型,中心区域采用120°喷射角空心锥型。
所述的除雾器通过工艺水泵与工艺水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为适用于以秸秆等天然植物为燃料的生物质锅炉的高效烟气脱硫,以消石灰乳作为脱硫剂,通过计量仓定量给料,石灰乳计量泵定量输送入吸收塔,计量控制的前馈信号来自烟囱入口的SO2浓度,反馈信号来自吸收塔浆池pH值,控制范围为5.6~5.8,并针对生物质锅炉出口烟气SO2浓度低、HCl浓度高的特点,为控制塔内氯离子,使吸收塔内浆液以较低浓度(8%~10%)排出,全部进入锅炉排渣系统,以实现水量平衡,为避免对排渣系统的设备产生腐蚀,进入渣系统前可进行适当的pH值调节后。整个技术无需石膏脱水系统,也无任何副产物及废水排出,解决了电站石膏二次污染的问题。
通过设置于吸收塔地坑内的液下泵,一运一备,即可实现石膏排出、事故排放,浆液返回等多重系统功能。大大降低常规湿法脱硫的设备投资。
吸收塔采用喷淋截面双重策略,贴壁600mm环形区域采用90度喷射角实心锥型,中心区域采用120度喷射角空心锥型,消石灰浆液从上层两台循环泵入口加入,充分保证与烟气的活性接触,实现200mg/Nm3超低入口浓度,大于90%的脱硫效率;吸收塔采用喷淋空塔,浆池低密度控制,高效氧化,无结垢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2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