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2469.0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宝兵;张永贵;宫宝贵;赵国平;张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晶晶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现场总线 可重联 轻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大中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轨道交通因有其载客量大、运行平稳、准点、不拥堵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而各个城市都有上下班潮汐式客流的特征,使得一些轻轨车辆高峰时段拥挤不堪,平峰时段乘客又很稀少。所以存在轻轨车灵活变化列车组数量的要求。当每列轻轨车中的列车组为多个时,又提出了各列车组之间协调控制的问题。
在我国,现有的轻轨车辆以硬线控制为主,其布线复杂、信息显示不丰富,很难进行故障诊断。有些轻轨车即使设置有网络系统,但是由于各个控制单元传送的数据较少,无法进行多辆车之间的信息交互,只能单车运行,针对上下班时段客流量变化时,单车的载客能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以解决轻轨车由于依靠硬线控制而导致的布线复杂、故障多等缺陷,实现多个车辆的重联运行,改变车辆的载客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包括一个或多个列车组,每个所述列车组包括有网络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网络控制系统包括:
重联网关,用于通过现场总线与其他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重联网关相连,基于现场总线传输协议交互携带在数据包中的车辆状态信息;
车辆控制单元,用于向本车的各个功能模块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重联网关向其他车辆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功能模块单元上报的车辆状态数据,将所述控制指令和/或状态数据作为本车的车辆状态信息供给所述重联网关;
多个功能模块单元,与所述车辆控制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车辆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对列车组进行控制,并向所述车辆控制单元发送状态数据。
如上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其中,所述重联网关包括:
状态信息采集单元,用于从车辆控制单元中采集本车的车辆状态信息;
数据包生成单元,用于基于现场总线传输协议将状态信息添加至数据包中,并将其他网络控制系统重联网关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址设置在数据包中;
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将形成的所述数据包通过现场总线发送;
状态信息接收单元,用于从现场总线中接收数据包。
如上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网络控制系统还包括:
智能显示单元,所述智能显示单元与所述车辆控制单元相连,用于与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并显示车辆状态信息。
如上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智能显示单元通过RS232总线与所述车辆控制单元相连。
如上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重联网关通过CAN Powerline总线与其他网络控制系统的重联网关相连。
如上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车辆控制单元通过CANOPEN总线与所述多个功能控制模块相连。
如上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单元包括:牵引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空调控制单元、旅客信息系统、事件记录单元、门控单元、制动控制单元和/或远程输入输出模块。
如上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其中,优选的是:
所述牵引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空调控制单元和门控单元的数量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通过在网络控制系统中设置重联网关,在多辆列车重联运行时,可以实现多车之间的信息交互及同步控制,针对潮汐式客流的特点选择列车的编组形式,改变车辆的载客能力,机动灵活,同时克服了轻轨车由于依靠硬线控制而导致的布线复杂、故障多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可重联轻轨车网络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重联网关; 2-车辆控制单元; 3-牵引控制单元;
4-辅助控制单元; 5-空调控制单元; 6-门控单元;
7-旅客信息系统; 8-事件记录单元; 9-智能显示单元;
10-制动控制单元;11-远程输入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未经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2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折叠壁椅
- 下一篇:碗形转盘式无级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