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压天然气的罐式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2552.8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贾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天然气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压天然气的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与煤炭和石油相比,天然气燃烧后不会产生废渣和废水,它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和燃烧洁净的优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天然气已经作为新能源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汽车等各个领域。
现有的天然气运输方式主要有管道输送天然气和高压(10MPa~32MPa)车载运输天然气两种形式。管道输送天然气是利用天然气管道将气体输送到所需用户处,对于没有管道输送气体的地区而言,用高压车载运输天然气解决了天然气的使用问题。高压车载运输天然气的装载量较大,但是存在以下缺点:
高压天然气在减压时需大量吸热,使得运输装置因温度过低而结冰,运输装置结冰后需要加热解冻,操作复杂,提高了运输成本;高压天然气减压的方式为两级减压,耗能较高,提高了天然气的生产成本;另外,高压车载运输天然气所用的罐装运输车价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检修费用过高。
综上所述,采用高压车载运输天然气,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均较高,而且高压车载运输天然气的装载量较大,比较适用于距离气源较远、需求量较大的用户。对于用气量较小、距离天然气气源较近的中小型用户而言,采用高压车载运输天然气这种方式的成本过高,难以接受,不够经济实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压天然气的罐式集装箱。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在减压时耗能较少,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较低,而且经济适用,能够适用于用气量较小、距离天然气气源较近的中小型用户,易于普及。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压天然气的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两个集装箱端框架和两个支撑圆筒,所述罐体设有装卸装置,所述两个集装箱端框架分别与罐体的两端连接,所述每个集装箱端框架与罐体通过一个支撑圆筒连接,所述每一集装箱端框架包括四根支撑架,每根支撑架的一端与集装箱端框架连接,另一端与罐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个支撑圆筒为圆柱形,其一端与罐体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集装箱端框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一集装箱端框架还包括两根端梁、两根角柱和四个角件,所述两根端梁平行设置于两根角柱之间,所述每根端梁的两端通过一个角件与两根角柱的端部连接,所述每个角件与一个支撑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根支撑架由碳素钢方钢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罐体的设计厚度为32mm~48mm,所述罐体的设计压力为4MPa~7.3MPa。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罐体的顶部罐壁还设有人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罐体底部还设有至少一对支承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罐体还设有安全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罐体为圆筒形卧式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罐体通过支撑圆筒与集装箱端框架连接,集装箱端框架通过支撑架与罐体连接。支撑圆筒能够将罐体受到的外力传递给集装箱端框架,使罐体与集装箱端框架构成一个整体,稳固性强,安全性高;支撑架加固了集装箱端框架与罐体的连接,保护了罐体。用户在运输天然气时,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选择单独购买罐体和集装箱端框架,跟物流公司合作运输天然气;也可以添置平板拖车,自行运输天然气,适用范围广泛。
2.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端框架包括两根端梁、两根角柱和四个角件,端梁和角柱通过角件连接,每个角件连接一个支撑架,增加了集装箱端框架的稳固性,保证了运输的安全。
3.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由碳素钢方钢构成,具有较好的刚性和较强的抗震性。
4.本实用新型罐体的设计厚度为32mm~48mm,所述罐体的设计压力为4MPa~7.3MPa,能够充装2400m3~3600m3的天然气,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选择所需要的罐体,适用范围广泛。
5.本实用新型罐体顶部设有人孔,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6.本实用新型罐体底部设有至少一对支承装置,支承装置能够与运输车构成载荷传递区,以传递集装箱与运输车之间的载荷。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压天然气运输,在减压时不需要大量吸热,也不需要两级降压,因此本实用新型耗能较少,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2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品验水系统
- 下一篇:轧钢用废油过滤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