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油罐切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3063.4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永生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F16K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1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油罐 切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石油、化工或其它领域中用于将油罐内水分脱离出来的一种切水装置,特别是一种安装在油罐内部的内置式油罐切水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炼化加工或其它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把生产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储存在储罐中,由于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油品中会含有一定水分,油品在油罐中静止储存期间水分会逐渐析出并沉积在储罐底部,这样储油罐的底部都会沉积部分水层,如果水面高于储罐介质出口时有可能造成传输事故。为不影响油罐介质的品质以及储存和输送,需把底部的水给及时清除。
过去这个工作一直由人工完成,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打开切水阀门进行切水,等到出水口流出油品时及时关闭。这种操作方式有很多弊病,例如切水时间不定(罐内水位无法直接看到)使得切水操作非常盲目,往往由于看护失误而造成大最油品外泄。因此,人工切水工作量大、效率低。所以,行业上需要一种自动切水的装置来代替人工操作。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切水器,其主要原理是界位检测控制方法,最常见的机械式切水器(也是市场上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利用界位浮球带动阀门开关进行切水。其中专利号为97236688的切水器(专利已经失效)就是采用这个结构,它主要由罐体、切水阀、配重连杆机构组成,其特点是把切水器做成一个独立的小罐,小罐有一个进样口,配重连杆机构和切水阀置于小罐内部,切水阀出口伸于罐体之外,从而构成了独立的切水系统。在使用时要把这种切水器的进样口与储罐的底部排水口联通,储油罐底部的水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切水罐内部,当切水罐内水位上升时通过机械界位检测打开切水阀进行切水作业,当储油罐内部的水完全排净,油品进入切水器时,切水器小罐内水位下降,配重连杆机构运作,关闭切水阀,切水结束。这种切水器不需要动力、安装使用方便,但是,由于它必须安装在油罐外部,因此,冬季寒冷的天气常常使它冻结而无法使用。虽然蒸汽伴热可以解决冻凝问题,但是,伴热量很难控制,蒸汽量不足时依然凝结,蒸汽量超额会产生沸腾现象。这两种情况都可能造成巨大的事故,单单为切水器做一套温控系统又由于条件的限制难以实施。因此,这种切水器现场使用并没有达到非常完善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置式油罐切水器,该内置式油罐切水器原理与目前现有切水器一样,只是它把界位浮球、切水控制阀制作成轴式一体化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轻松安装在油罐内部,直接检测罐内油水界位进行切水作业。由于这种轴式结构占用纵向空间大大缩小,所以它可以通过油罐底部的排水口伸入储油罐内部。由于储油罐内部有系统稳定的伴热设施,所以该内置式切水器不需要考虑冬季伴热问题,因而避免周围环境气候的影响。同时,该内置式油罐切水器体积轻巧,制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其使用寿命更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它主要由浮球、切水控制阀、引导管、盲板、配重连杆和紧急关断阀组成。整套切水装置安装于油罐底部,通过盲板与储油罐底部法兰配对连接。浮球经过配重,始终处于油和水的分界面上。由于浮筒的配重设置在临界状态,当油罐内部油水分界面高于配重连杆所在平面时,浮筒向上运动带动配重连杆打开切水控制阀,油罐底部的水通过引导管从排水口流出。一定时间后,当油水分界面低于配重连杆所在平面时,浮球又回到最初位置,切水控制阀关闭。
当遇紧急情况或大检修时,可关闭罐外紧急关断阀来停止切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浮筒、切水控制阀轴式一体化机构,在目前切水器的基础上做了重大的技术突破。这种轴式结构纵向占用空间大大缩小,因此它可以通过油罐底部排水口轻松的安装在油罐内部。因而,他很好的解决了冬季水凝结和油品外排问题,给切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安全。该内置式油罐切水器体积精巧,制造工艺简单,并且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式油罐切水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式油罐切水器的解析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式油罐切水器的切水工作示意图。
图中,1、浮球,2、配重连杆,3、切水控制阀,4、引导管,5、盲板,6、紧急关断阀,7、油罐,8、罐体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永生,未经冯永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3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压冷却机
- 下一篇:一种轧钢第九架孔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