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翻身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3334.6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波 |
主分类号: | A61G7/008 | 分类号: | A61G7/008;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7 辽宁省营口市鲅***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翻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病人护理使用的翻身床。
技术背景
现有的翻身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构造简单,但是不能完成病人从左到右的180°角度的翻转,也就是说翻身功能不到位,性能不理想;另一类是虽然能够完成病人从左到右的翻转,但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售价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又能完成病人左右180°翻身、功能到位的翻身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床架、翻转床、电动机及其动力传动机构等组成。翻转床面为下窄上宽的槽型面,翻转床与床架之间通过铰轴实施连接;铰轴或铰轴座设置在翻转床槽型床面的底面的左右距中、上下在底面的上方距离底面20厘米的点位附近,即距该点10厘米范围内;翻转过程本实用新型翻转体(翻转床与人体之和)的重心设置在该区域。
本实用新型通过翻转床的整体转动实现翻身床的工作运动,极大地简化了翻身床的工作运动及其驱动装置。但是对翻身床的运动平稳性及其可靠性的要求大为提高,为此本实用新型在翻身床上设置了驱动力臂支架装置。
通常翻身床的驱动力的作用点设置在槽型床面的底面上,可是槽型床面的底面距翻转铰轴的垂直距离(力距)不足30厘米。所以,在翻转床槽型床面的底面下方,设置驱动臂支架,使翻转床驱动力臂的长度相应增加(增至40到80厘米),就相应地降低了翻转床对驱动力的要求,不但提高了驱动力的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对驱动零部件的强度要求,另外还能降低电动机减速器传动比数,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是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的重要措施。
驱动臂支架可由一件物体购成,也可由若干个杆状物体组成,各杆之间(三个杆以上的)刚性连接(最好焊接),驱动臂支架与翻转床之间刚性连接(最好采用螺栓连接,便于拆卸)。驱动臂支架的底架杆,也就是直接与驱动绳锁相接触的架杆,最好设置成圆弧型,且圆心与翻转床较铀同心,它的半径长度就是翻转床驱动力臂的长度,这样无论翻转床转到什么角位,它的长度都会恒定不变,这是保证绳锁等最简单的机构实施驱动依然平稳的重要措施。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不但使翻身床的结构大为简化,而且提高了翻转床动力驱动的可靠性,降低了对驱动力的要求,使绳锁、滑轮等简单驱动设施得以应用,进而极大降低生产成本,使工薪家庭购买也不困难。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作具体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由翻转床(2)、床架(3)、驱动臂支架(4)、钢丝绳(6)、滑轮(7)、滑轮架(8)、电动机、减速器及其驱动辊(9)等组成。翻转床(2)的床面为下窄上宽的槽型床面,翻转床(2)与床架(3)之间通过绞轴(1)连接。驱动臂支架(4)由两个立架和一个圆弧型底架(5)构成,三者之间刚性连接(焊接),驱动臂支架(4)与翻转床(2)之间刚性连接(螺栓连接)。驱动臂支架(4)的圆弧形底架(5)的圆心与翻转床绞轴(1)同心。钢丝绳(6)与驱动臂支架(4)的圆弧形底架的两端(5)连接。弹性滑轮架(8)设置弹力,以确保钢丝绳紧度及拉力。另外,当钢丝绳拉力超过设置的工作拉力极限时,滑轮(7)会产生超限位移,这时电路系统的安全闸,就会因滑轮的超限位移而分离(断电)。电动机及其驱动辊(9)通过钢丝绳(6)、滑轮(7)与翻转床驱动臂支架(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波,未经文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3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油搅拌、晃动装置
- 下一篇:带有太阳能照明灯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