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时序双脉冲的双稳态微开关热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3561.9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汪红;张颖;刘少伟;毛胜平;陈欣;丁桂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61/00 | 分类号: | H01H61/00;H01H9/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时序 脉冲 双稳态 开关 驱动 装置 | ||
1.一种基于时序双脉冲的双稳态微开关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以及与之连接的工作单元,其中:
所述的工作单元是闭锁电热双稳态微开关,闭锁电热双稳态微开关使用悬梁交错锁定的闭锁结构;
所述的驱动单元是可输出两个脉冲信号的电路板,具有设定时间差的两个脉冲电信号分别驱动所述的闭锁电热双稳态微开关相互交错的两个悬臂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双脉冲的双稳态微开关热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仿真芯片(9)、驱动器(10)、供电接口插槽(12)、稳压器(13)、整流二极管(D)、七个按键模块(8)、六个数码管显示模块(11),其中:仿真芯片(9)的第八引脚(b)和第九引脚(c)分别与闭锁电热微开关(S)的两个悬臂梁相连,仿真芯片(9)的第一到第七引脚(a)分别与按键模块(8)的七个输出端(h)相连,仿真芯片(9)的第十引脚(d)与稳压器(13)的输出端(r)相连,仿真芯片(9)的第十一到第十六引脚(e)分别与驱动器(10)的第一到第六引脚(i)相连,驱动器(10)的第七到第十二引脚(j)分别与数码管显示模块(11)的第一到第六引脚(k)相连,仿真芯片(9)的第十七到第二十二引脚(f)分别与数码管显示模块(11)的第七到第十二引脚(l)相连,仿真芯片(9)的第二十三引脚(g)与电源负极相连,供电接口插槽(12)的第三插口(p)与电源正极相连,供电接口插槽(12)的第一插口(m)与电源负极相连,供电接口插槽(12)的第二插口(n)与整流二极管(D)的正极相连,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与稳压器(13)的输入端(q)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序双脉冲的双稳态微开关热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仿真芯片(9)是AT89S52仿真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序双脉冲的双稳态微开关热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器(10)是74LS245驱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时序双脉冲的双稳态微开关热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闭锁电热双稳态微开关(S)包括:电极(1),牵制层电阻丝(2),翘曲层(3),基座(4),信号引线(5),上触点(6)和下触点(7),其中:以基座(4)为基础,一个开关的两个基座保持一段距离平行排布,翘曲层(3)的端部与基座(4)相连,另一端伸出悬空,牵制层由信号引线(5)和牵制层电阻丝(2)共同组成,牵制层位于翘曲层(3)上面,两者形成双层膜结构,电极(1)淀积在翘曲层(3)的上方,并紧连着牵制层,上触点(6)和下触点(7)与信号引线(5)相连,分别位于两个驱动器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时序双脉冲的双稳态微开关热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触点(6)和下触点(7)两者上下之间有3μm-5μm的空气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时序双脉冲的双稳态微开关热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触点(6)的上表面电镀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35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