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瓶翻瓶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3788.3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0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柏天桥;刘乾峰;王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B08B9/20;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瓶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食品、医药等包装设备领域,特指一种主要适用于洗瓶机中的玻璃瓶翻转隧道。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玻璃瓶翻瓶隧道是由几十块6毫米厚的POM薄板通过铁轴依次连接而成,每块POM薄板根据翻瓶隧道所需的走瓶轨道分别进行不同的铣加工,加工后的几十块POM薄板经顺序组成后形成玻璃瓶翻瓶隧道。
上述结构中,POM薄板在加工过程中因为容易变形而产生误差,而几十块POM薄板的累计误差将会使组装后的走瓶轨道不顺畅。同时,因为几十块6毫米的POM薄板自身厚度的原因,组装后在轴线方向上所形成的长度误差易导致出现“增补”现象。再者,翻瓶隧道因为设计和工艺的要求需采用6毫米厚的POM薄板,薄板在加工过程中加工难度大,且原材料采购困难,致使生产周期长加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装配更加简便、误差较小、令走瓶轨道更加顺畅的玻璃瓶翻瓶隧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瓶翻瓶隧道,包括用来拼接配合的四组翻瓶轨道,四组翻瓶轨道之间的空腔形成走瓶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每组翻瓶轨道均由两块以上翻瓶板依次串联而成。
所述翻瓶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同一组翻瓶轨道中的翻瓶板通过穿设于定位孔中的铁轴串接。
沿着走瓶轨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翻瓶轨道的端部设有端部固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翻转隧道中,整个结构是由四组锁在一起的翻瓶轨道加工组装而成,因串联起来同时加工,解决了几十上百块薄板分别加工产生的误差,使组装后形成的翻瓶隧道更顺畅;又因先串联起来保证长度尺寸符合要求,解决了由于薄板厚度不同经组装后而在轴线方向上产生的增补现象;
2.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翻转隧道中,通过铁轴串在一起的翻瓶轨道可经过数铣一次完成加工,加工难度小且加工时间短,较厚的POM板容易采购,从而缩短了采购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完成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翻瓶轨道;11、翻瓶板;2、端部固定板;3、铁轴;4、走瓶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翻瓶隧道,包括用来拼接配合的四组翻瓶轨道1,四组翻瓶轨道1均呈相对设置且四组翻瓶轨道1之间的空腔形成走瓶轨道4。通过这种简化后的组合式结构,加工、装配更加简便,装配完成后与设计之间的误差较小,走瓶轨道4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中,四组翻瓶轨道1分别为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方式布置。每组翻瓶轨道1包括两块以上厚度较厚的翻瓶板11,该翻瓶板11必须保证左上和左下、右上和右下的翻瓶轨道1组合后的高度与设计要求相符,左上和右上、左下和右下的翻瓶轨道1组合后的宽度与设计要求相符。
本实施例中,翻瓶板11采用POM(聚甲醛)板,以具有较好的耐磨特性,且无污染。
加工和装配时,首先在每块翻瓶板11上进行打孔定位,用铁轴3穿过两块以上的翻瓶板11上的孔,使每组翻瓶轨道1组装后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理解,如果通过加工,单块翻瓶板11也能够满足设计的长度要求,那么每组翻瓶轨道1也可仅包括一块翻瓶板11。然后,分别对四组固定在一起的翻瓶轨道1进行预定轨迹的铣销加工,加工完成后,通过位于翻瓶轨道1长度方向两侧的端部固定板2将四组翻瓶轨道1锁固在一起以完成组装。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3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丝机的辅助供丝装置
- 下一篇:半自动种子粒径分布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