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乙草胺醚化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3803.4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8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江;朱立军;来庆利;贺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12 | 分类号: | C07C43/12;C07C4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250204 山东省济南市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草胺醚 化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草剂的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乙草胺醚化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乙草胺是一种优良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田地芽前除草。
乙草胺的合成主要包括缩合、醚化、酰化、脱溶几个工序,其中醚化包括氯化氢气体发生、醚化、底酸蒸馏等几个独立的工艺单元,生产过程为氯化氢发生釜与醚化釜中的其他原材料反应生产乙醚和含有大量乙醚的底酸,底酸经过蒸馏来回收底酸内的乙醚。这样,设备数量多,物料周转流程繁琐,氯化氢发生的原材料盐酸用量大且利用率低,而且醚化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盐酸用量和提高醚化率的乙草胺醚化合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乙草胺醚化合成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氯化氢气体和蒸馏底酸的A釜和醚化反应釜,其中,所述A釜通过混合气体出气管依次连接有冷凝器和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通过回流管与所述A釜连接,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分流器还分别与所述醚化反应釜连接,所述分流器与所述醚化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出液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氯化氢发生和底酸蒸馏两个独立的工艺单元合二为一,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物料周转流程,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直接利用醚化后的底酸代替氯化氢发生的原材料盐酸,节省了盐酸的用量;由于直接蒸馏出的乙醚未经过其他管线直接进入醚化釜,醚化总收率也提高了。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A釜;2、混合气体出气管;3、冷凝器;4、分流器;5、出液阀门;6、回流阀门;7、回流管;8、醚化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乙草胺醚化合成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氯化氢气体和蒸馏底酸的A釜1和醚化反应釜8, A釜1通过混合气体出气管2依次连接有冷凝器3和分流器4,分流器4通过回流管7与A釜1连接,回流管7上设置有回流阀门6,冷凝器3和分流器4还分别与醚化反应釜8连接,分流器4与醚化反应釜8之间设置有出液阀门5。
将氯化铵与醚化底酸投入A釜1中,开启A釜1的搅拌及真空,并开启醚化反应釜8的阀门,匀速滴加浓硫酸,此时保证分流器4的回流阀门6开启,出液阀门5关闭,此时氯化氢气体通过冷凝器3进入醚化反应釜8中;待滴加完浓硫酸后升温时,开启分流器4的出液阀门5,关闭回流阀门6,待升温到80度后,保温30分钟,液态乙醚通过分流器4和出液阀门5进入醚化反应釜8,开启回流阀门6,关闭出液阀门5,降温出料本批次操作完毕。
以氯化铵和醚化底酸中的盐酸作为氯化氢发生的原料,从A釜1的混合气体出气管2出来的主要是氯化氢和乙醚的混合气体,大部分氯化氢气体经过冷凝器3后进入醚化反应釜8,冷却后的乙醚和含有氯化氢的液态溶液经过分流器4后,液态乙醚经分流器4的出液阀门5进入醚化反应釜8,氯化氢、乙醚、水的混合物经分流器4由回流管7回流到A釜1中。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3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沼气正负压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水溶性腐植酸肥料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