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4252.3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5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成;乔明胜;刘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模组包括液晶屏面板和背光灯组件,背光灯组件主要包括发光源、导光板、反射片和光学膜片等,光学膜片包括扩散片、棱镜片和增亮膜等;液晶模组上具有后背板和前面框等结构件。在液晶模组的生产过程中,模组一体化尤为重要,模组一体化可以大幅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模组一体化有很多形式,如结构设计一体化、驱动电路设计一体化以及操作工艺一体化等。结构设计一体化主要包括前后壳一体化,前后壳一体化模组是用模组的后背板做成平板电视的后壳,模组的前面框作为平板电视的前壳,该一体化结构中,没有塑胶框来固定光学膜片和支撑液晶屏面板。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光学膜片之间相互接触时,光学膜片之间存在的摩擦将引起光学膜片被磨伤的不良现象;液晶屏面板和光学膜片直接接触时,光学膜片和液晶屏面板之间存在的摩擦将引起光学膜片被磨伤以及液晶屏面板下偏光片被磨伤的不良现象。上述不良现象将导致液晶模组受损,影响其图像显示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模组,以解决液晶模组前后壳一体化中光学膜片之间以及光学膜片和液晶屏面板之间所存在的相互摩擦,并导致的液晶模组受损、显示品质降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屏面板和背光灯组件,所述液晶屏面板包括中心的可视区域和四周的非可视区域,所述背光灯组件包括发光源、导光板和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液晶屏面板上方,所述导光板位于光学膜片上方;所述液晶屏面板四周的非可视区域中,至少相对的两侧区域内设置有硅胶条,所述光学膜片固定在所述硅胶条之间,所述光学膜片和液晶屏面板之间具有间隙。
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基于前后壳一体化的液晶模组,通过在液晶屏面板的非可视区域中设置一定形状和尺寸规格的硅胶条,将导光板和液晶屏面板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一方面为光学膜片的装配留有安全间隙,避免光学膜片各元件之间以及光学膜片和液晶屏面板之间直接接触而引起相互摩擦损伤;另一方面该硅胶条从一定程度上达到替代塑胶框起到支撑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的作用,实现液晶屏面板、光学膜片和导光板之间结构稳定、互不影响,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液晶屏面板上设置硅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图1所示的硅胶条上安装了光学膜片和导光板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液晶屏面板上设置硅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液晶屏面板上设置硅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晶屏面板;2、可视区域;3、上侧非可视区域;4、右侧非可视区域;5、下侧非可视区域;6、左侧非可视区域;7、上侧硅胶条;8、右侧硅胶条;9、下侧硅胶条;10、左侧硅胶条;11、光学膜片;12、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液晶屏面板上设置硅胶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在图1所示的硅胶条上安装了光学膜片和导光板后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液晶屏面板1包括位于中心的可视区域2和在可视区域2四周的非可视区域,为了下文描述的方便,将非可视区域分别标示为如图所示的上侧非可视区域3、右侧非可视区域4、下侧非可视区域5和左侧非可视区域6。
本实施例中,为了支撑光学膜片和导光板,在上述四侧的非可视区域中分别设置硅胶条,具体为在上侧非可视区域3中设置上侧硅胶条7,右侧非可视区域4中设置右侧硅胶条8,下侧非可视区域5中设置下侧硅胶条9,以及左侧非可视区域6中设置左侧硅胶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4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群探测器用液晶显示模块
- 下一篇:倾斜式声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