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脚踏板的助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5724.7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荣洪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G5/00;A61G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板 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方便使用的带脚踏板的助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助行车一般设置有坐垫,其作用只是在停下来休息时才可驻车乘坐,但现有的助行车上一般没有设置脚踏板,使得在乘坐坐垫时只能面向后而坐,不能在推行时乘坐,而且腿部位置得不到支承而悬空,导致久坐腿部会发麻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在助行车车架上安装可折叠收立的带脚踏板的助行车,而且该助行车可实现看护型轮椅那样乘坐在助行车上由陪护者推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脚踏板的助行车,包括底部安装有车轮的车架,车架上安装有手柄和坐垫,其特征是,所述车轮上方的车架底部安装有可折叠式脚踏板;增加可折叠式脚踏板的助行车,使人们乘坐在坐垫上时,其腿部由脚踏板支承,避免腿部长时间悬空而出现麻痹,且可实现看护型轮椅那样乘坐在助行车上由陪护者推行,再者,脚踏板可折叠收立,不用时可折叠起来,减小存放空间,使用时不会造成在阻挡。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可折叠式脚踏板由两连接臂和脚踏板体组成,车轮上方的车架底部延伸有横向连接管,两连接臂一端分别呈可转动式连接在横向连接管上,两连接臂另一端的内侧连接有脚踏板,脚踏板体可绕两连接臂另一端的支点转动至放平使用状态或折叠状态,其结构简单,横向连接管、连接臂以及脚踏板体之间通过可转动式安装连接,使该可折叠式脚踏板体既可展开使用,同时在不使用时,亦可折叠收立,节省空间,提高产品使用灵活性。
所述两连接臂呈弯接状,在放平使用状态时,连接横向连接管的一端高于连接脚踏板体的一端,高、低状设置的连接臂,使脚踏板体位置尽量往低处设置,方便使用者的腿部放置,避免脚踏板体设置过高而造成腿部弯曲,提高乘坐舒适性。
所述坐垫一侧的车架上安装有靠背弯臂,方便乘坐在坐垫上,背部得到支撑,提高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结构的带脚踏板的助行车,增加可折叠式脚踏板的助行车,使人们乘坐在坐垫上时,其腿部由可折叠式脚踏板支承,避免腿部长时间悬空而出现麻痹,且当陪护者推动助行车时可乘坐在坐垫上,实现助行车和看护轮椅两种功能,再者,可折叠式脚踏板可折叠收立,不用时可折叠起来,使用时不会造成在阻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脚踏板放平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脚踏板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脚踏板折叠收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脚踏板的助行车,包括底部安装有车轮2的车架1,车架1上安装有手柄3和坐垫4,所述车轮2上方的车架1底部安装有可折叠式脚踏板5;增加可折叠式脚踏板5的助行车,使人们乘坐在坐垫4上时,其腿部由可折叠式脚踏板支承,避免腿部长时间悬空而出现麻痹,且当推动助行车时乘坐在坐垫4上,不会造成安全隐患,再者,可折叠式脚踏板4可折叠收立,不用时可折叠起来,使用时不会造成在阻挡。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可折叠式脚踏板5由两连接臂501和脚踏板体502组成,车轮2上方的车架1底部延伸有横向连接管6,两连接臂501一端分别呈可转动式连接在横向连接管6上,两连接臂501另一端的内侧连接有脚踏板体502,脚踏板体502可绕两连接臂501另一端的支点503转动至放平使用状态或折叠状态,其结构简单,横向连接管6、连接臂501以及脚踏板502之间通过可转动式安装连接,使该可折叠式脚踏板5既可展开使用,同时在不使用时,亦可折叠收立,节省空间,提高产品使用灵活性。
所述两连接臂501呈弯接状,在放平使用状态时,连接横向连接管6的一端高于连接脚踏板体502的一端,高、低状设置的连接臂501,使脚踏板体502位置尽量往低处设置,方便使用者的腿部放置,避免脚踏板体502设置过高而造成腿部弯曲,提高乘坐舒适性。
所述坐垫4一侧的车架1上安装有靠背弯臂7,方便乘坐在坐垫上,背部得到支撑,提高乘坐舒适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荣洪,未经杨荣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5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