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动式泡沫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6162.8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白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快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F16K15/18;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动式 泡沫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消防行业的,平时阀芯、阀杆在弹簧及进口压力的作用下关闭、密封,通过液动、气动或手动方式将驱动介质导入阀盖内腔,推动阀芯与阀杆,开启,使灭火介质单方向流入灭火系统的一种泡沫液专用快开阀,火灾时能快速供给泡沫液,实现喷放覆盖灭火,属于消防灭火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泡沫液控制阀,在进口压力波动时,常出现误开启事故,现今的阀仅为单通道输出,其密封圈采用平面密封,接触面大,易与泡沫液产生粘接效应,启动不灵敏;混合比孔板就近设在比例混合器入口,在比例混合器入口存在乱流,混合比的精度低;泡沫液控制阀未采取过滤措施,杂质侵入对密封造成隐患;常出现混合液回流,稀释贮存原液而使其变质报废;泡沫液控制阀与管道的连接未配置活接头,与管路组装不便、角度调整困难、常发生渗漏现象。
目前泡沫控制阀大多采用电动球阀、液动球阀、电磁阀等结构,公称通径一般为DN40mm,成本较高;在数月伺服工作下,电磁阀阀芯出现粘接,打不开也关不严;电动球阀与液动球阀开启/关闭时间偏长,不适于扑灭化工、油类喷溅、流淌,迅速蔓延扩展的火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常规泡沫控制阀体积大,易受进口压力波动而误开启事故;没有过滤与抗回流能力;密封组件长期存在慢渗漏的现象;电动球阀、液动球阀启动缓慢的问题及电磁阀故障率高的隐患;降低泡沫控制阀与管件装配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动式泡沫控制阀,采用圆盘状外形,为膜片驱动活塞式结构,进口设过滤器,阀盖装压力表,出口配孔板、止回阀,O型密封圈套于阀杆槽内,弹簧装于阀体与阀芯槽内,阀杆拧于阀芯中,控制膜片夹于阀体和阀盖内;平时由弹簧作用于密封状态,通过驱动介质使阀门开启,使灭火介质单方向进入灭火系统;由:阀体(12)、阀盖(3)、阀芯(4)、弹簧(5)、阀杆(6)、控制膜片(10)、压力表(1)、O型密封圈(8)、孔板(13)、排污螺塞(7)、过滤器(15)、止回阀(14)、活接头(16)组成。阀体、阀盖 与阀芯采用青铜合金,阀体上具备左侧、右侧双输出接口;平时由弹簧上顶处于密封状态,进口侧不管有压还是无压,始终处于关闭密封状态;密封结构为阀杆下部的O型密封圈与阀体进液孔道形成活塞式圆周线型密封,为线型密封,启动灵敏,抗泡沫粘接性佳;采用独特的中凹式阀杆,增大介质流通面积,减少流阻;阀与管件采用锥面线型硬密封活接头连接,装拆便捷、密封可靠。开启时,向阀盖内导入水压或气压,推动控制膜片、阀芯、阀杆压缩弹簧向下运动,阀杆下部的O型密封圈脱离阀体密封孔道,泡沫灭火药剂经阀体进液孔道、阀杆外缘、进入阀腔,从出口喷放而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液动式泡沫控制阀由阀体、阀芯、阀盖、阀杆、螺栓、控制膜片、压力表、弹簧、O型密封圈、底圈、孔板、排污螺塞、过滤器、三通、止回阀、活接头组成。控制膜片与泡沫液进口孔面积比为34∶1;平时受弹簧预紧的推力作用,阀芯与阀杆向上移动处于关闭位置,利用阀杆下部的O型密封圈与阀体进液孔道形成活塞式圆周线密封。启动时,通过液动、气动或手动将驱动介质引入阀盖内腔,推动控制膜片、阀芯、阀杆压缩弹簧向下运动,阀杆下部的O型密封圈脱离阀体密封孔道,泡沫液经阀体进液孔道、阀杆外缘、进入阀腔,从出口喷放而出。关闭时,泄去阀盖内的压力,阀芯、阀杆在弹簧的推力与入口泡沫液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上移动,阀杆下部的O型密封圈进入阀体进液孔道,恢复密封状态,泡沫液不再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快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快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6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功能板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