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7173.8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达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81/06 | 分类号: | B65H8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10131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圆 金属 载体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装置,特别是一种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缠绕同心圆载体的装置,利用缠绕芯棒转动,带动材料围绕缠绕芯棒转动缠绕形成载体芯,载体芯的松紧度靠人工维持,根据工人的手按压载体芯的力度来决定载体芯的松紧度,缠绕完成的载体芯的尺寸要靠人工多次测量判断,缠绕结束后还需要靠人工来取出。这样就造成了缠绕载体芯的松紧度不容易控制及其尺寸一致性差,缠绕出来的载体芯很难符合高精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此装置能够有效控制载体芯的松紧度及尺寸,自动化程度较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包括水平桌面,其中所述水平桌面内设有托料盘,所述托料盘侧缘与水平桌面滑动配合,所述托料盘垂直穿设有与电机连接的缠绕芯棒,所述缠绕芯棒底部设有外径大于托料盘内径的托片,所述缠绕芯棒与托料盘滑动配合并设有径向固定机构,所述径向固定机构固定托料盘,所述水平桌面在托料盘周围设有带料滚轮、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上套有导向构件及扭簧,所述扭簧两端部分别固定于导向构件及水平桌面,所述导向构件由弹簧片下压件、与弹簧片下压件相连的压力调整螺栓及导向旋转臂组成,所述导向构件上设有下压紧贴构件,下压紧贴构件与导向旋转臂相连,下压贴紧构件由侧压滚轮、压簧、下压轮组成,压簧压紧下压轮,侧压滚轮与导向构件相连,下压轮装配在侧压滚轮上并能上下滑动,该侧压滚轮与缠绕载体芯侧面接触,该下压轮下端与缠绕载体芯上端面接触,也就是该下压紧贴构件与缠绕芯棒侧面接触,并与载体芯的上端面接触。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所述下压紧贴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压件和紧贴件,所述下压件的下端面不高于载体芯的上端面,所述紧贴件侧面缠绕芯棒侧面接触。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所述托料盘表面设有刻度盘。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所述导向构件相对于旋转柱的一端设有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固定于水平桌面。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还可以包括气缸支架及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固定于水平桌面并与托料盘底部接触。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所述径向固定机构可以为在缠绕芯棒外缘轴向方向设置插销,所述托料盘上对应位置设有插孔;不限与此,也可以为缠绕芯棒外圆轴向方向设凹槽,托料盘上对应位置设凸台。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芯棒内设磁体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柱上套有导向构件及扭簧,所述扭簧两端部分别固定于导向构件及水平桌面,扭簧施加扭力在导向旋转臂上,侧压滚轮与旋转臂相连,侧压滚轮与载体芯外侧面接触并在扭簧的间接作用下对载体芯施加压紧力从而保证了载体芯的松紧度一致。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所述侧压滚轮与导向构件相连,侧压滚轮外侧与带料接触并能随带料贴面旋转。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所述下压轮上设有压簧,压簧压紧下压轮,下压轮压紧载体芯的上端面,从而保证了载体芯上端面平齐。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弹簧片下压件与调整螺栓相连,并且能调整弹簧片下压件作用在导向旋转臂上的压力。
上述的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其中,在水平桌面凹槽里装有周长传感器,在水平桌面底部与带料滚轮2相连装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与周长传感器及控制单元组成测最外测周长系统,采用测载体芯半径粗定位,采用测载体芯最外测周长精确定其尺寸,最后由汽缸推出,实现自动化。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使载体芯的上下端面均保持平整。
2、本实用新型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能够有效保证载体芯的松紧度。
3、本实用新型同心圆金属载体缠绕装置,能实现自动化缠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构件及下压紧贴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压紧贴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达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达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7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指令声控系统
- 下一篇:S型金属载体缠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