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循环屏蔽旋涡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7322.0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旭;李童;孙福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宋羽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屏蔽 旋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逆循环屏蔽旋涡泵。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输送小流量易汽化介质情况,而且需要达到高扬程,用普通的离心泵输送,会出现泄露。特别是对于流量小于1m3/h,比转数在15以下的介质,普通离心泵很难完成。
屏蔽泵又叫无填料泵。它是将叶轮与电动机的转子连成一体浸没在被输送的液体中,不像一般离心泵大多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连接。叶轮与电动机的转子封闭在同一壳体内,不需要填料或机械密封,从根本上消除了液体的外漏。为了防止输送液体与电气部分接触,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用非磁性金属薄壁圆筒(屏蔽套)与液体隔离。这种泵所用的电动机实际上是属于半干式潜水电动机。屏蔽泵适用于输送腐蚀性、易燃易爆、剧毒、有放射性的极为贵重的液体。同时还适宜输送高压、高温、低温和高熔点等液体。由于屏蔽泵可以保证绝对不泄露,所以在国防、化工、石油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逆循环屏蔽旋涡泵,这种屏蔽旋涡泵能够输送要求小流量高扬程且易汽化的介质,又能保证无泄漏。
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逆循环屏蔽旋涡泵,包括泵体、叶轮、石墨环、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屏蔽电机,所述泵体前端上部为泵体进口,泵体内部、泵体进口下方装有叶轮和石墨环,所述叶轮位于两个石墨环中间,并套在轴上,所述叶轮浮动装在两个石墨环中间,位于右侧的石墨环后面设置有前轴承座,泵体尾端设置有后轴承座,前、后轴承座均套接在上述轴上,所述屏蔽电机安装在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之间,屏蔽电机的定子装在壳体壁上,转子套在上述轴上,在所述泵体尾端出口处连接一根弯管,弯管顶端连有一逆循环法兰。
所述叶轮两端面喷涂司太立合金,浮动装在两个石墨环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紧凑,外形美观。
2.比普通的旋涡泵,使用寿命高出4倍,
3.采用逆循环结构可以用于输送易汽化的小流量且要求高扬程的介质,能保证无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结构见附图1,包括泵体1、叶轮2、石墨环3、前轴承座4、屏蔽电机、后轴承座6、逆循环法兰7,泵体1前部上方为泵体进口101,泵体1内,泵体进口101下方有叶轮2和石墨环3,石墨环3为两个,叶轮2位于两个石墨环3中间,叶轮2套在轴8上,石墨环3后面为前轴承座4,泵体1尾端出口102处装有后轴承座6,前轴承座4上装有轴承9,后轴承座6上同样装有一个轴承10,轴承9和轴承10均套在轴8上,泵体1内、前轴承座4和后轴承座6间安装有屏蔽电机,屏蔽电机的定子501套在转子502外,转子502套在轴8上。泵后轴承座6上连有一弯管11,弯管11另一端连有逆循环法兰7。
叶轮2两端面喷涂司太立合金,浮动安装在两个石墨环3之间,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高压液体经过屏蔽电机5的定转子之间的间隙和后轴承座6上的逆循环法兰7回到吸入系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7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