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状生物质燃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7578.1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江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益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00 | 分类号: | F23C5/00;F23C7/00;F23K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三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状 生物 燃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末状生物质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存在大量的各种生物质原料如玉米秆、稻壳、花生壳、锯末、造纸废料等。现有针对生物质的传统处理方法有直接粉碎返田,或者进行燃烧利用。但由于粉末状生物质密度低、燃烧速度快、烟尘大、燃烧过程透气性差等缺点而无法进行燃烧利用。
中国专利号为201020656727.2、专利名称为“采用生物质粉末作为燃料的锅炉”的专利文档,通过对现有的闲置或废弃的燃油燃气锅炉进行改进,采用生物质粉末作为原料进行燃烧,其结构包括设有波纹炉胆的锅炉本体、燃烧室及螺旋进料机,该燃烧室设于锅炉本体的前端,螺旋进料机设置在相对于锅炉本体的一侧,上述结构的燃烧室对生物质粉末的燃烧不够充分,容易在燃烧室内形成结焦,不容易清理;在螺旋进料的过程中,粉末状的生物质易飘散,浪费严重,且污染工作环境,需要经常清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粉末状生物质燃烧设备,可减少粉末状生物质原料的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粉末状生物质燃烧设备,包括给料机头和连接于锅炉的燃烧器本体,所述给料机头设置在燃烧器本体远离锅炉的一侧,所述给料机头内嵌设有料枪,所述料枪的前端伸入燃烧器本体内,所述给料机头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燃烧器本体开设有二次风口,所述二次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联接风管连接。
其中,所述料枪的前端设置有分流帽。
其中,所述联接风管与进风口连接的端口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
其中,所述燃烧器本体呈圆筒状,所述燃烧器本体内部设置有以耐火耐磨材料制成的隔热保护层。
其中,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隔离层,所述冷却隔离层灌注有冷却水。
其中,所述冷却隔离层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于外界水源,所述出水口连接于锅炉的入水口。
其中,所述给料机头与燃烧器本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端盖,所述连接端盖设置有与给料机头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端盖通过螺栓与燃烧器本体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端盖设置有点火孔。
其中,所述连接端盖设置有观火孔。
其中,所述连接端盖设置有炉渣清理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粉末状生物质燃烧设备,包括给料机头和连接于锅炉的燃烧器本体,所述给料机头设置在燃烧器本体远离锅炉的一侧,所述给料机头内嵌设有料枪,所述料枪的前端伸入燃烧器本体内,所述给料机头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燃烧器本体开设有二次风口,所述二次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联接风管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给料枪头内嵌设的料枪前端伸入燃烧器本体内,可将粉末状生物质原料直接送入燃烧器本体内进行燃烧,工作环境干净,减少了粉末状生物质原料的浪费;粉末状生物质原料在给料风和二次风口分过来的二次风的混合配风下进行充分燃烧,燃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末状生物质燃烧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末状生物质燃烧设备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风管与进风口连接的端口内部示意图。
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给料机头 2——燃烧器本体 21——隔热保护层
22——冷却隔离层 221——进水口 222——出水口
3——料枪 31——分流帽 4——进风口
5——二次风口 61——螺旋叶片 7——连接端盖
71——点火孔 72——观火孔 73——炉渣清理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益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益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7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报告的上报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体式中文字输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