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冷凝水排放的消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7596.X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席文杰;惠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63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空气 压缩 机组 冷凝 排放 消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装置,特别针对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一级和未级冷凝水和空气混合物排放时产生的噪音提供的一种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是工厂企业应用十分广泛的空气压缩设备。为了防止一级和未级冷却器腔内结存冷凝水,避免叶轮的损毁,设备制造厂家专门设计配置了常开式V形排放阀,目的是保持一定的排放开启度。但由于该排放阀为常开式,冷凝水和空气混合物被排放时,将产生80分贝以上的噪音,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操作工对该设备和周围其它设备运行状况的正确判断,同时,所产生的噪音对人员身体和身心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健康损害。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把排放口接到室外,但不便于操作人员的检查监控和对排放量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冷凝水排放存在的噪音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并能有效降低噪音的消音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冷凝水排放的消音装置,包括隔音筒体和筒盖;隔音筒体中间高度位置的筒壁上开有一个孔,冷凝水排放管从该孔中插入到筒体中心,冷凝水排放管弯向下至筒体的下部形成排水弯管,排水弯管的管口处呈喇叭形排水口;筒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排水管,该排水管呈U形,排水口向下;筒体上部的筒壁上开有排气管出口并接排气管,排气管的出气管口向上,出口处接消音网和消音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将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排出的水气混合物收集到筒体内,利用水气比重的不同和流动体积的扩大则流速降低的原理,在微压的作用下,混合物中的水滴往下沉淀,空气往上流动,达到了气水分离的目的;往下沉淀的水滴积存在U形管底部,随着水滴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的水位差后向排水口自然溢出,而空气由于U形管内保持一定的水位,受到一定阻力后流向隔音筒体上部的排气管,经过多层消音网的消音处理后经排气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消音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可在单台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上安装使用,成本较低;该装置操作简单,清洗、维护方便,降低噪音的效果明显,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喇叭形排水口;2、冷凝水排放管;3、阀;4、隔音筒体;5、筒盖;6、消音排气管;7、消音网;8、排气管;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它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冷凝水排放的消音装置,其具体结构是:隔音筒体4的顶部盖有筒盖5;筒体中间高度位置的筒壁上开有一个孔,冷凝水排放管2的一端接一个阀3后与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的冷凝水排放口接通,另一端从该孔中插入到筒体中心,冷凝水排放管弯向下至筒体的下部形成排水弯管,排水弯管的管口处呈喇叭形排水口1;筒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排水管9,该排水管呈U形,且排水口向下;筒体上部的筒壁上开有排气管出口,并接排气管8至筒壁外,筒壁外的排气管出气管口弯向上,出口处接消音网7和消音排气管6,将气体直接排空。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工作时,所排出的冷凝水与气体的混合物进入隔音筒体后,一部分水滴沉淀进入隔音筒体的下部,经 U形排水管排水口溢出,而另一部分气体通过隔间筒体的上部的排气管,经过多层消音网消音后经排气口排出。为了方便观察,在隔音筒体的顶部设有易开式筒盖。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装置后,可使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冷凝水排放时的噪音降低到30分贝以下,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7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