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7690.5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9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02;H01R13/46;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易钊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信服务供应商的避雷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能使导体或导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路接通和断开的机电元件。电连接器,也称为电接插元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以外形结构为标准,可分为圆形连接器和矩形连接器;以工作频率为标准,可分为低频连接器和高频连接器。
目前,电信服务供应商在通信高速数据网络传输机柜中使用的线缆连接器或者焊接PCB板连接器。现有的常规避雷连接器是整体式,装有避雷端子,接线引脚采用IDC刺破芯线式的连接结构。其产品结构单一、产品使用方式单一;无法引出多种模块化的保护单元;其产品引脚连接方式单一,通常采用刺破式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产品结构单一、产品使用方式单一、无法引出多种模块化的保护单元、产品引脚连接方式单一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避雷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避雷连接器,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中设有至少一组信号孔,每一个所述信号孔内壁设有信号端子,所述主体中安装有避雷装置;所述避雷装置包括接地孔和导电连接棒,其中针对每一组信号孔对应有一个所述接地孔;所述导电连接棒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并与同一列的各个接地孔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避雷连接器中,所述接地孔内安装有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导电连接棒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避雷连接器中,所述信号孔与所述接地孔形成一个模块,所述主体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避雷连接器中,所述主体两侧安装有导电连接片,所述导电连接片与所述导电连接棒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避雷连接器中,所述导电连接片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垂直部分嵌入所述主体中,并与所述导电连接棒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避雷连接器中,所述导电连接片上的安装孔内设有螺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避雷连接器中,所述接地孔成排设置,所述导电棒为直棒,所述导电棒正对一排接地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避雷连接器主体的顶部设有接地孔,接地孔底部安装有导电连接棒,导电连接棒将每个接地孔连接在一起,当外界元件中的接地部分接入接地孔后,所有的接地信号通过导电连接棒汇集接地,实现避雷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避雷连接器中,信号孔与接地孔形成一个模块,并安装有多个模块,模块内信号孔与接地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模块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根据运用环境做成模块再进行组合或选型。
在信号孔内壁安装有信号端子引脚,引脚可以和印刷电路板连接,也可以通过绕线的方式和其它元件连接,给运用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方案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模块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避雷连接器,包括主体1、信号孔20以及信号端引脚22,所述主体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选用绝缘塑料。在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信号孔20,用于连接外界设备;如图8所示,信号孔20内壁安装有信号端子引脚22,信号端子引脚22的一部分安装在信号孔20内壁,其它部分裸露在外。
现有的连接器通常接线引脚采用IDC刺破芯线式的连接结构,其产品的使用方式单一、引脚连接方式也单一。本实用新型中,裸露在外的信号端子引脚22和其它外界设备相连接,如图9所示,其连接方式有如下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7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