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8201.8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J2/46;F24J2/50;F24J2/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热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罐体(1)、罐体(1)上的吸热结构(2)、罐体(1)外部的保温结构(3)、罐体(1)内部的储热介质及储热介质中布置的换热结构(4);所述罐体(1)位于太阳能聚光系统的焦线或焦点附近位置,所述吸热结构(2)直接布置于全部或部分罐体表面,将接收的太阳光转化成热量后传递至罐体内部的储热介质;所述换热结构(4)通过流经内部的换热介质对一体化装置内部的热量进行传输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结构(2)的吸热层为高吸收率、低发射率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结构(2)为空腔吸热结构,空腔内部受光面具有高吸收率低发射率吸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结构(2)的接收窗口外部布置有辅助聚光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聚光器(6)为活动结构,在非工作状态下关闭吸热结构(2)的接收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外部布置有真空的保温结构(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介质包括特定温度范围内具有相变的相变材料,且相变温度点高于需要产生的蒸汽的饱和温度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介质为固体储热块(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储热块(11)为镁碳砖、天然石材等固体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介质至少包括两种,其中一种物质利用固-液状态转换的相变热进行储热,另一种物质利用液体状态的显热进行储热并利用其液体状态的强对流特性进行换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4)包括换热管道(8)和换热管道(8)外部的金属翅片(9)。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4)的传热介质为导热油、水、气体三者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结构(2)位于罐体(1)下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体化装置单元组合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前级低温段一体化装置和后级高温段一体化装置,且各级一体化装置内布置有不同的储热介质,分别完成饱和蒸气的发生和蒸汽的过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应用于槽式或阵列菲涅尔光热利用领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储热、换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应用于塔式或碟式光热利用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兆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82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公藤蚊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固定结构及应用该固定结构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