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9219.X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5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军;马德胜;蒋有伟;王红庄;李秀峦;张志远;陈亚平;梁金中;关文龙;韩静;李晓玲;刘双卯;罗建华;王冰;王春雨;卞小强;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33/10;E21B3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泡沫 井底 发泡 工艺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空气泡沫驱是利用注入井把空气泡沫注入油层,它不仅具有调剖和驱油的双重功能,还能利用氧化产物烟道气驱效应、氧化生热效应采油的一种措施。
目前,油田应用于注泡沫的工艺管柱,有以下两种形式:(1)永久式封隔器加气密封油管的结构,注入方式大多采用气液交替注入达到地层内混合成泡,这种注入方式的缺点是:①气液交换时需要倒换井口阀门,容易造成注入井筒内的液体返流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造成致命伤害;也有可能造成气体返流进入注液泵降低泵效;②由于地层内的非均质性,容易造成形成泡沫的不均匀性,且实验表明,空气和泡沫剂两者混合式注入比两者交替式注入方式下泡沫的封堵能力强。(2)另外一种形式就是采用采用国外进口的永久式封隔器加气密封油管的结构,地面气和液分别通过单流阀后汇聚到一个三通(或泡沫发生器)以后直接注入。这种注入方式的缺点是:由于是地面成泡,泡沫的稳定性有限,泡沫在井筒内长时间剪切且重力分异作用下,更容易形成气泡在到达井底注入地层时性能变差。
另外,无论上述哪种注入方式,①空气和液体走同一个通道,空气在存在水的环境下对管柱的腐蚀非常严重;②根据油田实际使用经验,即使使用气密封管柱,也存在气体渗漏的风险,气体渗漏到油套环空之间,容易造成套管承压和套管内壁腐蚀风险;③气密封油管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双管的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以解决目前的空气和液体走同一个通道对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腐蚀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其他上述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至少包括:内管和外管,两管呈同心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环空,所述内管为空气通道,所述环空为液体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还包括:设置在油层上方的封隔器,封隔在套管与所述外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辅助通过水力锚锚定。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还包括: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还包括:第一油管头和第二油管头,两油管头叠置;所述第一油管头具有两个侧翼端口和一个顶端测试端口C,所述两个侧翼端口与所述空气通道连接,所述两个侧翼端口分别为A端口和B端口,所述A端口与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的进气管线相连;所述第二油管头具有侧向设置的D端口和E端口,所述D端口和E端口与所述液体通道相连,所述D端口与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的进液管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还包括:第一单流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还包括:第二单流阀,设置在所述进液管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泡沫发生器底端的油管短接,连接在所述油管短接底端的密封插管。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内管的底部的泡沫发生器。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发生器为孔隙式泡沫发生器,所述泡沫发生器包括:依次排布的进口孔、进液孔、玻璃珠形成的填充层和出口孔。
由于采用了内管和外管的双管注入,空气和液体各走独立通道,所以降低了管柱腐蚀的风险。进一步的,内管注空气,内管和外管环空注液体,内管有渗漏现象时,气体能够马上被内外管环空注入的液体带到井底,且由于外管的存在,相当于管柱对空气的双重密封,气体不会渗漏到外管和套管之间的环空造成油套环空承压和腐蚀,在双重密封条件下,选用普通油管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漏效果,节省了利用气密封管柱的昂贵投资。
由于采用了单流阀,井口阀门处于常开状态,简化了常规管柱注入时气液交换时需要倒换井口阀门的操作,也避免了气体或液体返流压缩机和注液泵,对压缩机造成致命伤害和注液泵降低泵效的风险。
在井底安装了泡沫发生器,在井底附近成泡,保证了注入前地面的泡沫性能,使得泡沫更好地起到驱油和调剖作用;井底安装泡沫发生器,既能避免气液交替注入造成的泡沫生成不均匀,又能避免气液同注或井口成泡后注入时井筒剪切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工艺管柱的整体结构;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泡沫发生器的结构。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9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模板台车
- 下一篇:一种液动井口安全阀用泄放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