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解决LED灯具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0239.9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led 灯具 关闭 后余亮 问题 放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中的配套电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解决LED灯具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在LED照明领域,通常的拓扑结构是开关电源直接接入LED灯具的电极接口,通电后致使其发光,可是在开关断开时,由于其电路输出端还会存在部分微量的点亮,进而使LED灯具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余亮,其光亮并不会完全消失,其原因是开关电源输出端一般设置有大滤波电容,断电后,其内部还储存有部分点亮,仍然会保持持续放电一段时间,这一问题在一般的照明场所不会影响其使用,但是在一些特殊场所,如光学检测室中的LED照明灯具应用上,余亮的存在会影响仪器的检测结果,因此针对LED灯具断电后的余亮问题,有必要对其输入电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解决LED灯具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解决LED灯具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包括串联于输入端VCC与电源之间的LED发光器件,所述的LED发光器件中还包含一取样LED;取样LED两端并联有三极管Q1与电阻R1,三极管Q1及电阻R1还与至少三个二极管相串联,三极管Q1的一端还通过电阻R2接入三极管Q2,且三极管Q2通过电阻R3并联于相互串联的所有LED发光器件的两端;所述的相互串联的所有LED发光器件的两端还并联有功率三极管Q3,功率三极管Q3还接入三极管Q2与电阻R3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功率三极管Q3与三极管Q2通过同一条线路并联于相互串联的所有LED发光器件的两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取样LED是设置在串联于VCC输入端与电源之间的所有LED发光器件中靠近电源处的一个发光器件。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R1、R2、R3的阻值都为1000欧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路中的所并联的功率三极管Q3器件,可在LED灯具的输入端断电进行导通并迅速放掉输出端VCC上大滤波电容中的电量,当大滤波电容当中不存在储存电流后,LED灯具自然也不会在其断电后再发生余亮,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解决LED灯具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结构简单,亦可作用于任何LED灯具的电源与输入端之间解决断电余亮问题,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解决LED灯具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包括串联于输入端VCC与电源之间的LED发光器件,所述的LED发光器件中还包含一取样LED,该取样LED原则上可以设置为输入端VCC与电源之间任意一个LED发光器件,但是为保证其电路采样的准确性,最好将其设置在串联于VCC输入端与电源之间的所有LED发光器件中靠近电源处的一个,即图1中的倒数第二个LED发光器件;取样LED两端并联有三极管Q1与电阻R1,且三极管Q1与电阻R1还与三个二极管相串联为三极管Q1的基极降压,三极管Q1的一端还通过电阻R2接入三极管Q2,且三极管Q2通过电阻R3并联于相互串联的所有LED发光器件的两端;所述的相互串联的所有LED发光器件的两端还并联有功率三极管Q3,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功率三极管Q3与三极管Q2通过同一条线路并联于相互串联的所有LED发光器件的两端;所述的功率三极管Q3还接入三极管Q2与电阻R3之间;其中R1、R2与R3都采用大值电阻,本实施方式中都采用的是阻值为1000欧姆的电阻。
下面以额定功率的LED发光器件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说明:当LED发光器件通电正常工作时,由于取样LED是LED发光器件中的一个,其两端电压为3.3V,由于此时三极管Q1基极电压低于射极电压,其原因是电路中设置的三个二极管压降使三极管Q1的电压为2.1V,取样LED两端的电压为3.3V,所以其基极电压低于射极电压,基极与射极之间的压差致使三极管Q1导通,由于三极管Q1连接三极管Q2,随之三极管Q2基极电压高于射极电压,其原因是三极管Q2并联于所有LED发光器件的两端,其基极的电压为3.3V,射极电压为2.1V,压差致使三极管Q2也导通,由于三极管Q1与Q2都导通,因此此时功率三极管Q3基极电压为0,无法实现压差导通,输入端VCC不会被功率三级管Q3放电。当LED发光器件断电后,取样LED电压下降,大概下降至2V时,此时三极管Q1基极和射极之间的压差不够,其原因是三极管导通压差为0.7V,此时LED两端电压仅为2V,不足以作用于三个二极管实现其降压并导通三极管Q1,因此不产生基极电流,所以三极管Q1不能导通,进而三极管Q2也不能导通,其原因是三极管Q1没有导通,三极管Q1此时集电极悬空,无法为三极管Q2的基极提供偏置电压,而功率三极管Q3基极电压此时高于射极电压,其原因是此时三极管Q2没有导通,三极管Q2集电极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上的电压,所以功率三极管Q3得到导通,导通后电源输出端电量迅速被功率三极管Q3消耗掉,使输入端VCC的大滤波电容不再有残余电量,LED灯具在断电后不再发生余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0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