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带电跨越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0429.0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6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白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带电 跨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施工用跨越架。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电力线路建设施工如火如荼。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在施工中普遍存在线路交叉跨越问题,特别是已运行线路相对新建线路电压低,新建线路必须在已运行线路上面进行交跨,交跨时必须停电,造成电力客户与电力线路建设施工的矛盾。线路交叉跨越施工时,一般采用跨越架,现在的跨越架搭设一直沿用的是传统方法,主要是钢管杆(用螺丝扣接)、杉木、竹竿(用铁丝绑扎)搭架,存在费时、费工、费力,工作效率低,不安全,费用高、稳定性差,因是近电作业,易出现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跨越110KV及以下带电线路及铁路、公路、通讯线路的电力带电跨越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电力带电跨越架,主要包括基座和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由绝缘的竖向管杆和横向管杆搭接而成,横向管杆搭接成四边形,竖向管杆位于两个横向管杆的搭接处;沿基座侧面的对角线搭接有稳定管杆;所述架体由搭接在基座上的绝缘的立柱组成,相邻立柱之间以及四根立柱围成的四方形平面之间搭接有支撑管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采用防潮、高机械强度的绝缘管材,通过插接、扣接方式搭接成电力跨越架,安装方便、连接可靠、应用灵活。可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实现多重应用组合,拆分自如,架体高低调整方便。并可反复使用,无材料损耗。具有机械强度高、重量轻、便于运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中,1为竖向管杆、2为横向管杆、3为稳定管杆、4为立柱、5为支撑管杆、6为缆风绳、7为顶面管杆、8为交叉管杆、9为加强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电力带电跨越架,主要包括基座、架体。基座由绝缘的竖向管杆1和横向管杆2搭接而成,横向管杆2搭接成四边形,竖向管杆1位于两个横向管杆2的搭接处;沿基座侧面的对角线搭接有稳定管杆3,形成稳定的三角架结构,提高架体的稳定作用,并保证基座与地面垂直。竖向管杆1和横向管杆2型号统一,便于通用,提高实用性。搭接在一起的横向管杆2之间以及横向管杆2与竖向管杆1之间采用插接和扣接二种形式;扣接时在管杆端部设置扣钩,通过扣钩结构将管杆扣接在一起;插接时在管杆端部分别设置插头、插槽,通过相互配合的插头、插槽结构将管杆插接在一起。所述架体由搭接在基座上的绝缘的四根立柱4组成,相邻立柱4之间以及四根立柱4围成的四方形平面之间搭接有支撑管杆5。支撑管杆5采用方框结构或十字结构,也可采用交叉结构,使立柱4与立柱4间相互融为一体,保证整个跨越架的稳定。立柱4与基座之间以及支撑管杆5与立柱4之间也通过插接和扣接二种形式搭接,搭接结构与基座的搭接方式相同。所述基座及架体材料均采用高强度绝缘管杆材,以提高支撑强度,并保证绝缘性能。
增加跨越架的高度时,如图2所示,可在架体上再搭接另外的架体,以次类推达到要求高度。当跨越架高度超过20米时,应在架体立柱4中部和架体上牵拉缆风绳6,缆风绳6固定在地面上。在最上层架体的顶面搭接有顶面管杆7和交叉管杆8或斜管杆,用于封顶;顶面管杆7上加装有滑动轮轴,便于架设的架空地线或导线通过,跨越架之间敷设尼龙网保护。
使用时,一般线路采用四个跨越架(每侧两个);当施工线路与被跨越线路夹角较大时,采用六个跨越架(每侧三个);公路、铁路两边跨越时采用两个跨越架;通讯线跨越架为单个即可。当采用两个以上跨越架时,相邻跨越架之间搭接加强管杆9,加强杆可采用斜式或交叉式,也可采用平行式结构。
跨越架主要设计技术参数:
跨越距离:4~45米。
跨越最大封顶高度:25米。
最大允许轴向载荷(额定载荷)20KN。
绝缘管杆材单根承受静压力2.3kN无变形,绝缘性不小于175KV/m,
工频耐压1min要求。
设计安全系数: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0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