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癌术后切口加压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014.5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石曼;郑磊;冀小平;房民洁;李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癌 术后 切口 加压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是一种乳癌术后切口加压固定带。
背景技术
目前,没有专用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胸部切口加压固定带,通常用大号胸带代替。使用时,用胸带包裹病人的整个胸廓,以达到对患侧乳房加压包扎,起到止血、减少术野死腔,防止皮下积液等作用,但是,乳癌术后患者由于一侧乳房的缺失,健侧和患侧胸部不在同一平面,虽然包扎时压迫患处达到了加压止血的效果,然而由于健侧高于患侧,患者往往感到胸闷不适或呼吸困难,为了不影响患者的呼吸,需增加患侧切口的填塞物,使患、健侧胸部相对同一高度来包扎,而患侧切口填塞物越多,加压包扎越容易滑脱松动,从而达不到包扎止血的效果,若包扎太紧又会影响病人的呼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乳癌术后切口加压固定带,可以解决乳癌术后切口的加压固定问题,对切口能起到很好的加压止血固定作用,有效防止包扎过紧引起的呼吸困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癌术后切口加压固定带,带体的两端各设有U型开口,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多条粘贴扣。
带体为长方形双层棉布带。
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四条粘贴扣。
带体的长度为90cm,宽度为28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癌术后切口加压固定带,由于带体的两端各设有U型开口,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多条粘贴扣,当用带体包裹患者胸部时,两端的U型开口部分重合形成○型开口,便于露出健侧乳房,可以解决乳癌术后切口的加压固定问题,对切口能起到很好的加压止血固定作用,有效防止包扎过紧引起的呼吸困难,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乳癌术后切口加压固定带,带体1的两端各设有U型开口3,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多条粘贴扣2。
带体1为长方形双层棉布带。
带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四条粘贴扣2。
带体1的长度为90cm,宽度为28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使用时,患者采取平卧位,护士将带体1平置于患者背部,使带体1两端的U型开口3在健侧乳腺位置,稍用力环形包裹患侧内层敷料,带体1两端的U型开口3通过粘贴扣2相互粘合,形成○型开口4,露出健侧乳房。松紧以患者感觉紧而不闷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未经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肢体托架
- 下一篇:耳部瘢痕疙瘩治疗用磁力耳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