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围盘轧件扭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273.8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8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崔耀辉;李正元;郑仲;胡会荣;牛良朋;祖超;葛亚东;韩森龙;董超;杨保中;董加奎;阮雅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8 | 分类号: | B21B39/18;B21B39/20;B21B3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6301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件 扭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一种轧机之间的围盘导槽上安装的扭转装置,属于轧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轧钢过程中,中轧机到精轧机之间设有一个大围盘,围盘起到侧活套的作用,是中轧到精轧实现无张力轧制的重要部分。在轧制双线品种时,中轧机的轧件为椭圆形,轧件通过围盘时,在向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旋转90°进入精轧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轧件未旋转,而直接立着进入精轧机,这就会造成精轧机堆钢事故,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解决轧件通过围盘时的正常旋转问题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轧件在围盘位置实现扭转、确保轧件顺利进入精轧机、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围盘轧件扭转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围盘轧件扭转装置,它由扭转辊、轴承、扭转辊轴、固定耳、紧固螺栓组成,扭转辊通过上下两个轴承安装在扭转辊轴上,扭转辊轴的下端固定在导槽的底板上,扭转辊轴的上端与固定耳相连接,固定耳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导槽内壁上,扭转辊为不等径扭转辊,扭转辊的小直径端与导槽的底板相接触。
上述围盘轧件扭转装置,所述扭转辊轴内设有油路,在扭转辊一侧有冷却水管喷口。
上述围盘轧件扭转装置,所述围盘出口处的导槽一侧有开口,扭转辊和扭转辊轴安装在围盘导槽开口处的外延底板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轧件在进入围盘时,会沿着扭转辊的外周圆弧面进行旋转,避免了轧件直立进入精轧机现象的发生,彻底解决了精轧机堆钢事故,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紧固螺栓1、固定耳2、扭转辊3、导槽4、轧件5、扭转辊轴6、油路7、冷却水管8、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由扭转辊3、轴承9、扭转辊轴6、固定耳2、紧固螺栓1组成。
图中显示,扭转辊3由上下两个轴承9安装在扭转辊轴6上,扭转辊轴6的下端固定在导槽4的底板上,扭转辊轴6的上端与固定耳2相连接,固定耳2上有φ30孔,在导槽4侧板的对应位置开φ30孔,通过紧固螺栓1将固定耳2固定在导槽4内壁上,防止生产时扭转装置的串动及扭转辊轴6发生旋转。
图中显示,扭转辊3和扭转辊轴6选用出口扭转导卫上的扭转辊和轴,扭转辊3为不等径扭转辊,它的大直径240mm,小直径165mm。扭转辊3的大直径端朝上,小直径端与导槽4的底板相接触。
图中显示,扭转辊轴6内设有油路7,检修时可通过扭转辊轴6上面的油孔为轴承9加油。
图中显示,在与轧件5滑动路线平行的位置,对应的加一根冷却水管8,冷却水直接浇到扭转辊3上,对其进行冷却,以保证扭转装置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图中显示,扭转装置安装在围盘导槽4的外延底板上,在围盘出口处的导槽4一侧开有宽400mm的口子,在此处安装扭转辊3和扭转辊轴6,并保证轧件5通过扭转辊3侧面,轧件5通过此装置旋转90°后平躺着在导槽4上滑动,最终平稳进入精轧机,以达到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