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匀速卸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769.5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5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柏良;刘国强;戈伟斌;张卫国;俞鄞;俞伟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0 | 分类号: | B65G69/10;B65G6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匀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灰装置,尤其是指,能够控制卸灰速度,实现匀速卸灰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的料斗放灰作业中,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灰料从下料口出来后,由螺旋输送机将其输送到车上拉走。由于放灰作业中采用电动闸板机来控制出料,灰料直接从下料口出来,经下料接管直接落在水平螺旋输送机内,而这种控制方式很难控制出灰量,出灰时多时少,时快时慢,不能实现均匀下料,经常发生出灰量过大而引起水平螺旋输送机冒灰,造成现场粉尘飞扬,既污染了操作环境,也损害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卸灰装置进行改进,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匀速卸灰装置,能够避免因出灰量不均匀而导致的螺旋输送机的冒灰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匀速卸灰装置,包括变径管,所述变径管的下方为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端连接有下料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管和下料斗之间连接一旋转卸灰阀,所述旋转卸灰阀的上端与变径管相接通,下端与下料斗相接通,旋转卸灰阀与齿轮变速器同轴连接,所述齿轮变速器与电机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卸灰阀的阀芯具有5个叶片。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变径管上设置有螺旋式手动插板阀。
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旋转卸灰阀的相邻叶片间形成料槽,变径管流出的灰料直接落在其下方的料槽内,随着旋转卸灰阀的转动,各料槽内的灰料落入下料斗,由于齿轮变速器带动旋转卸灰阀匀速转动,从而实现了均匀、连续地卸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旋转卸灰阀的设置实现了均匀出灰,有效控制了出灰量,有效遏制了粉尘飞扬,实现了环保,保护了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2、螺旋式手动插板阀可以隔离灰料,便于在灰料杂物堵塞旋转卸灰阀时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式手动插板阀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径管;2、下料斗;3、电机;4、齿轮变速器;5、螺旋式手动插板阀;6、旋转卸灰阀;60、阀芯;61、叶片;7、下料接管;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匀速卸灰装置,包括设置在料斗图中未示出下方的变径管1,所述变径管1的下方为下料斗2,所述下料斗2的下端连接有下料接管7,所述变径管1和下料斗2之间连接一旋转卸灰阀6,所述旋转卸灰阀6的上端与变径管1相接通,下端与下料斗2相接通,旋转卸灰阀6与齿轮变速器4同轴连接,所述齿轮变速器4与电机3相连接。该下料接管的下方为主螺旋机图中未示出,灰料经下料接管出来后落入主螺旋机内。所述变径管1上设置有螺旋式手动插板阀5,用于在灰料堵塞旋转卸灰阀时,旋转螺旋式手动插板阀,对灰料进行隔离,对旋转卸灰阀进行检修。
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卸灰阀6的阀芯60具有5个叶片61。相邻的叶片间形成一个料槽,灰料从变径管的下端出来直接落入料槽内。
旋转卸灰阀采用1.5kw异步电动机及装有齿轮变速器进行调速,可以根据主螺旋机的设计流量0.5吨/分,旋转阀出灰量设定在0.5吨/分钟,实现匀速卸灰,尽可能地减少粉尘飞扬。
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旋转卸灰阀的相邻叶片间形成料槽,变径管流出的灰料直接落在其下方的料槽内,随着旋转卸灰阀的转动,各料槽内的灰料落入下料斗,由于齿轮变速器带动旋转卸灰阀匀速转动,从而实现了均匀、连续地卸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