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排液的组合抽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908.4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莉;庞稳绩;梁玉蓉;孙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仪器,具体是一种可自动排液的组合抽滤装置。
背景技术
抽滤装置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通常使用的漏斗是整体结构式,抽滤完毕后,内部难以清洗干净,尤其是抽滤粘稠液体时,更容易粘附在内壁或死角处,给清洗带来困难,如果清洗不彻底,容易引起物料交叉感染;另外,抽滤漏斗的抽滤瓶往往容量有限,在抽滤体积较大或产生泡沫较多的溶液时,需要中间一次或数次中断操作,排出抽滤瓶中的滤液,如果排出滤液不及时,还会引起溶液或泡沫倒吸入真空系统中,引起真空泵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液的组合抽滤装置,该装置可在操作过程中将抽滤瓶中的滤液及时、自动地排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排液的组合抽滤装置,包括漏斗和与其连接的抽滤瓶,抽滤瓶中部的侧壁上装有排液管,排液管在抽滤瓶内部的管口置于抽滤瓶底部,排液管在抽滤瓶外部的管口处装有旋塞。抽滤时,当液面达到排液管的出口高度时,打开旋塞,液体即从排液管流出。
所述的漏斗包括底部的漏斗型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连接一个圆筒,下端连接抽滤瓶,支撑架的上端面平铺有滤网。抽滤结束后,将圆筒、滤网从支撑架上取下分别进行清洗,易于清洗干净,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其优点还在于:(1)组合式漏斗可以有效地消除清洗死角,避免了由于清洗不彻底而引起的物料交叉感染,(2)带有排液口的抽滤瓶实现了操作过程中抽滤瓶自动排液,避免了因为排液而中断操作或溶液倒吸而污染真空泵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斗,2-抽滤瓶,3-排液管,4-旋塞,5-支撑架,6-圆筒,7-滤网,8-密封圈,9-抽真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液的组合抽滤装置,包括漏斗1和与其连接的抽滤瓶2,抽滤瓶2中部的侧壁上装有排液管3,排液管3在抽滤瓶2内部的管口置于抽滤瓶2底部,排液管3在抽滤瓶2外部的管口处装有旋塞4。漏斗1与抽滤瓶2以磨口塞或套接有带孔的橡胶塞连接,抽滤瓶侧面设有公知的抽真空口9,内部的排液管3以垂直方向延长至接近抽滤瓶底部。
漏斗1包括底部的漏斗型支撑架5,支撑架5的上端连接一个圆筒6,圆筒6以旋钮式或插入式与支撑架5连接,下端连接抽滤瓶2,支撑架5的上端面平铺有滤网7。滤网7为沙型滤网或带孔型滤网,滤网7与支撑架5之间垫有密封圈8。
准备抽滤时,先将圆筒6与支撑架5连接,然后依次将密封圈8和滤网7放在支撑架上,将漏斗1和抽滤瓶2连接好,关闭排液管3外部的旋塞4,然后将滤纸平铺在滤网7上开始抽滤,当液面达到排液管3的出口高度时,打开旋塞4,液体即从排液管3流出,抽滤结束后,将圆筒6、滤网7和密封圈8从支撑架5上取下分别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工业学院,未经太原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织机的三角线座
- 下一篇:一种电动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