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2784.1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奔迅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32B9/04;B32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易皎鹤 |
地址: | 5181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畸变 汽车 夹层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夹层玻璃,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汽车夹层玻璃在内玻片和外破片之间的隔离硅粉层,由于之前使用硅粉和水的比率为1∶30(重量比),进行喷粉,通过喷洒在玻璃表面形成的隔离硅粉层厚度不均匀,容易在玻璃表面结团,因此在热弯处理后,汽车夹层玻璃容易形成光畸变,大大影响了汽车夹层玻璃的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其包括内玻片和外玻片,在所述内玻片和外玻片之间设置有隔离硅粉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中,所述隔离硅粉层的厚度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中,所述内玻片和外玻片均为浮法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中,所述内玻片的厚度为1、2、3、4、5、6、8、10或12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中,所述外玻片的厚度为1、2、3、4、5、6、8、10或12m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内玻片和外玻片之间喷洒形成厚度均匀的隔离硅粉层,其表面均匀,无结团,在合片清洗时粉尘小,不会造成因为硅粉杂质而产生光畸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止光畸变的汽车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层玻璃一实施例中,包括内玻片2和外玻片1,对于内玻片2和外玻片1的定义是根据将该夹层玻璃安装好后,朝向车内或屋内的玻璃片为内玻片2,朝向户外的玻璃片为外玻片1,在该实施例中,内玻片2和外玻片1均为浮法玻璃,其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其具体过程为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平板玻璃产品。另外,内玻片2和外玻片1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厚度设置成1、2、3、4、5、6、8、10或12mm。
由于需要对汽车夹层玻璃进行热弯处理,因此在内破片2和外玻片1之间设置隔离硅粉层3,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硅粉和水的比例调整为1∶50,使用该比例的硅粉水混合物,喷洒在内玻片2和外玻片1的表面形成厚度均匀且无结团的隔离硅粉层,另外,在内玻片2和外玻片1合片清洗时粉尘小。
在具体操作中,硅粉和水按比例调配好后,用300目的网纱进行过滤,将硅粉里混杂的杂质除去,因此不会造成因为硅粉杂质和结团而产生光畸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奔迅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奔迅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2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立式内法兰独管发射塔
- 下一篇:惰性驱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