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驱动CT扫描机架的驱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3029.5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新;程欢;杨文强;施广军;李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6/20 | 分类号: | H02P6/20;H02P6/24;H02P6/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驱动 ct 扫描 机架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本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CT扫描机架的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以下简称CT)为三维影像引导工具,在影像引导下放疗概念的革新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T具有突出的信息采集能力,同时也造成了CT扫描机架体重过重;使得CT在启动、正常工作时需求的功率差别较大;若采用单绕组电机驱动,驱动电机相绕组的起动电流与稳定运行时的电流相差较大,使得电流传感器很难准确采集这种宽范围波动的电流,易造成驱动电机相电流的测量误差,这种误差影响了驱动电机输出力矩的精确控制,给电机调速及CT精确定位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驱动CT扫描机架的驱动电机,使得电机能够顺利调速并且使CT能够精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驱动CT扫描机架的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机驱动主电路,所述电机本体的转子固定在所述CT扫描机架上,定子的绕组包括主绕组和辅绕组;所述电机驱动主电路包括整流桥和两个驱动电路,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有交流电源,输出端连接有滤波电容;所述两个驱动电路分别并联在滤波电容的两端;所述两个驱动电路中,一个驱动电路与所述主绕组相连,另一个驱动电路与所述辅绕组相连。
所述驱动电机为双绕组轮毂式电机。
所述双绕组轮毂式电机为双绕组PMSM电机或双绕组PMBLDCM电机。
所述滤波电容通过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简称PFC电路)与所述的两个驱动电路并联。
所述交流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或380V交流电源。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绕组轮毂电机及驱动模式后,不仅满足了CT扫描机架快速启动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减小CT扫描机架稳态时的速度波动,从而有利于扫描机架精确定位的实现。滤波电容通过PFC电路与所述的两个驱动电路并联,由于采用了PFC电路,从而增加了电力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结构本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电子绕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驱动主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基于双绕组轮毂电机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驱动CT扫描机架的驱动电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机驱动主电路,所述电机本体的转子2固定在所述CT扫描机架上,定子1的绕组包括主绕组11和辅绕组12;所述电机驱动主电路包括整流桥3和两个驱动电路5,所述整流桥3的输入端连接有交流电源6,输出端连接有滤波电容4;所述两个驱动电路5分别并联在滤波电容4的两端;所述两个驱动电路5中,一个驱动电路5与所述主绕组11相连,另一个驱动电路5与所述辅绕组12相连。其中,驱动电机为双绕组轮毂式电机,交流电源6为220V交流电源或380V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将双绕组轮毂电机的转子直接固定在扫描机架上,轮毂电机定子绕组,根据启动功率、稳态功率,设计成主、辅双绕组。通过主绕组提供较高的起动转矩,起动转动惯量较大的扫描机架,以缩短CT启动过程;在扫描机架正常运行后,扫描机架所需的驱动功率显著减小,此时单独采用辅助绕组来驱动扫描机架,以减小驱动电机由于相电流的采样误差带给CT调速及精确定位的干扰;在制动过程中,同时开启主绕组制动功能,以缩短制动时间。在启动和制动过程,辅助绕组可处于工作模式或停止模式。
下面以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用于直接驱动Discovery ST CT扫描机架的轮毂式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3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甲酰化催化剂前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晶体控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