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线性振动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3643.1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0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平;孙安;何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东阳市诚基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线性 振动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手机用线性振动马达,属于手机用线性振动马达产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如图1所示,主要由下托架和与下托架相连接的呈倒杯状机壳所组成,机壳内设有弹簧片、固定套、振动锤、磁钢、轭铁、线圈以及电刷基片和磁流体。弹簧片呈大端面和小端面以及连接它们的弹簧部结构状.大端面与机壳顶部内壁相连,小端面与固定套的上平面连接。固定套外围设置振动锤,内部中心处设有磁钢以及与磁钢下端固定连接的轭铁.在与磁钢下方对应的下托架上端面上设有线圈.线圈对应于磁钢与固定套之间的空隙处。磁流体添加在弹簧片小端面的上表面与轭铁的下表面.下托架的上表面设有电刷基片。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振动锤设置的位置与弹簧片小端面的位置是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振动锤在振动时常会与弹簧片发生碰撞从而产生振动噪音。为降低振动噪音,在弹簧片小端面的上表面与轭铁的下表面添加磁流体,利用磁流体的作用缓冲振动锤的振动强度以减轻碰撞噪音。但由于该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添加磁流体的数量常常难以控制的很准确,因而造成产品合格率低。当电刷基片接通电源后,线圈随即产生N极与S极的正负极转换,线圈的这种N极与S极的变换使得磁钢本身所具有的N极与S极处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状态,由于固定套带有振动锤等负载,在振动过程中振动锤容易与机壳内壁碰撞从而产生噪音,而且磁钢与固定套无固定位,振动锤在振动过程中还会产生偏移碰撞导致线圈脱落,使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手机用线性振动马达,通过实施该技术方案,使得振动锤和弹簧片在运动过程中无法接触,避免了碰撞的发生.从而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将磁流体添加在磁体与轭铁的侧面和线圈之间,使振动锤在振动过程中具有比较稳定的摩擦阻力,这样在马达断电后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可以减缓振动锤的惯性从而实现马达迅速的停止,解决了马达停止时间过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机用线性振动马达,如图2
所示,其主要由下托架和与下托架相连接的呈倒杯状的机壳所组成,机壳内设置弹簧片、固定套、振动锤、磁钢、轭铁、线圈、泡棉以及电刷基片和磁流体。弹簧片由呈上端大下端小及与连接它们的弹簧部所组成,弹簧片的大端面与机壳内上端的内表面相连,小端面与固定套的上平面连接,固定套外围设置振动锤,振动锤设置在弹簧片小端面的下端。固定套内部中心处设有磁钢以及与磁钢下端固定连接的轭铁。在与磁钢下方对应的下托架上表面上设有线圈,线圈设置在对应于磁钢与固定套之间的空隙处.磁流体添加在磁钢与轭铁的侧面和线圈之间.在下托架的上表面对应于磁钢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弹性元件泡棉。电刷基片设置在下托架的上表面并有一端伸出机壳外.当电刷基片接通电源后,线圈随即产生正负极相互交替变化的磁场.这种相互交替变化的磁场,使得磁钢本身所具有的N极和S极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的作用下,磁钢就产生随着N极和S极之间的相互交替变化的磁场,从而带动与固定套相连接的振动锤作上下直线振动.由于振动锤设置在弹簧片小端面下端并与固定套相连,因而振动锤在作上下振动时不会与弹簧片相碰撞,因而不会产生澡音.同时将磁流体添加在磁体与轭铁的侧面和线圈之间使得振动锤在振动过程中有比较稳定的摩擦阻力,这样在马达断电后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可以减缓振动锤振动的惯性,从而使振动锤达到迅速停止的功能.同样在下托架的上表面对应于磁钢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弹性元件泡棉,泡棉的作用同样能够减缓振动锤在振动过程中对机壳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后的线性振动马达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改进后的线性振动马达,其主要由下托架1和与下托架1相连接的呈倒杯状的机壳5所组成,机壳5内设置弹簧片7、固定套9、振动锤6、磁钢8、轭铁4、线圈3、泡棉11以及电刷基片2和磁流体10。弹簧片7呈大端面和小端面以及连接它们的弹簧部结构.大端面与机壳5顶部内壁相连,小端面与固定套9的上平面连接,固定套9外围设置振动锤6,振动锤6设置在弹簧片7小端面的下端。固定套9内部中心处设有磁钢8以及与磁钢8下端面固定连接的轭铁4.在与磁钢8下方对应的下托架1上表面上设有线圈3,线圈3设置在对应于磁钢8与固定套9之间的空隙处.磁流体10添加在磁钢8与轭铁4的侧面和线圈3之间.在下托架1的上表面对应于磁钢8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弹性元件泡棉11.电刷基片2设置在下托架1的上表面并有一端伸出机壳5外.当电刷基片2接通电源后,线圈3随即产生正负极相互交替变化的磁场,这种相互交替变化的磁场与磁钢8本身所具有的N极与S极磁场相互作用,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磁钢8磁极的相互交替变化带动了与其相连接的固定套9和振动锤6作上下直线振动.由于振动锤6设置在弹簧片7小端面下的端并与固定套9相连,所以振动锤6作上下直线振动时就不会碰撞到弹簧片7,因而就不会产生澡音.同时将磁流体10添加在磁钢8与轭铁4的侧面和线圈3的之间使得振动锤6在振动过程中具有比较稳定的摩擦阻力,这样在马达断电后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可以减缓振动锤6振动的惯性从而使振动锤6达到迅速停止的功能.同样在下托架1的上表面对应于磁钢8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弹性元件泡棉11,泡棉11的作用同样能够减缓振动锤6在振动过程中对机壳5的缓冲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东阳市诚基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东阳市诚基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3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