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生产中纤维穿过氧化炉的快速分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3735.X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齐志军;常平;蔡小平;方静;雷鸣;杨大鹏;王德福;刘发现;万晓军;孙浩;李艳薇;陈靖;杨昆;谭雪春;赵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生产 纤维 穿过 氧化 快速 分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穿过热炉的装置,具体涉及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纤维穿过氧化炉的快速分丝器。
背景技术
一般碳纤维的生产是将多束(几束、几十束、几百束)原丝纤维在纱架上退丝进入氧化炉内进行预氧化,经过预氧化的纤维称之为预氧化纤维。预氧化纤维再经低温炭化炉炭化、高温炭化炉炭化后成为碳纤维,碳纤维经过表面处理和上浆后卷绕成为碳纤维产品。原丝纤维经过炭化后的纤维其拉伸强度、模量等性能大大增强,使其成为新型复合材料的典型代表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开采、风力发电、体育休闲用品、医疗器具制造等领域。
在生产碳纤维初期开车或更换原丝的过程中,需要将纤维穿过氧化炉,由于工业化生产装置运行的纤维数量较多,一般在300~500束,并且为满足氧化工艺的要求,纤维在氧化炉中要运行400~600米长的距离,将成捆的聚集在一起的纤维穿过氧化炉后需要将每一束丝分开,以保证生产平稳运行和卷绕收丝;以往此操作均靠操作人员手工完成,需要时间较长,浪费原丝并且生产效率低。在氧化炉升温过程中纤维较热,使用人工分丝容易烫伤操作人员。且聚集在一起的纤维如不及时分开, 容易蓄热造成纤维烧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生产中纤维穿过氧化炉的快速分丝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纤维生产中纤维穿过氧化炉的快速分丝器是由长条形的上钢板和下钢板组成,上钢板和下钢板等长,长度小于氧化炉炉腔宽度,比纤维束宽度长2~6cm,钢板两端分别开有圆孔,由预氧丝、碳丝或废预氧丝制成的两根细绳穿过两块钢板两端的圆孔连接两块钢板,两块钢板平行相对,之间间距为0.5~1.0cm。
在氧化炉退丝纱架出口处,用分丝器上钢板和下钢板沿纤维束纬向,依次经纬交错编织穿过纤维带;两块钢板内侧间距保持设计值0.5~1.0cm的距离;用预氧丝、碳丝或预氧废丝制成的两根细绳,分别通钢板两端的圆孔连接;纤维丝束装好分丝器后,启动氧化炉驱动机,在驱动机的牵引下,分丝器随纤维丝束进入氧化炉;分丝器穿过氧化炉后,氧化炉温度逐渐由室温升温至270~300℃,丝束通过氧化炉后,将分丝器卸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和突出效果:本分丝器的钢板长度比整束纤维的宽度略长2~6cm,小于氧化炉炉腔宽度。钢板过长容易倾斜,展开效果差;钢板过短纤维在边缘处集束,纤维不能完全分开。本发明的分丝器可大大节约分丝的时间,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危险,显著地提高预氧化丝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尤其对于工业化生产装置而言,采 用此方法,生产效率提高更为突出。
附图说明
图1分丝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纤维束;2-上钢板;3-细绳;4-下钢板;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纤维生产中纤维穿过氧化炉的快速分丝器是由长条形的上钢板2和下钢板4组成,上钢板和下钢板等长,长度小于氧化炉炉腔宽度,比纤维束宽度长2~6cm,钢板两端分别开有圆孔5,由预氧丝、碳丝或废预氧丝制成的两根细绳3穿过两块钢板两端的圆孔连接两块钢板,两块钢板平行相对,之间间距为0.5~1.0cm;纤维束1依次经纬交错编织穿过两块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3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盖板针布机床
- 下一篇:基于PU活动的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广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