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保温两用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4003.2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8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曹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逸宁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保温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杯,具体的说是一种保温、散热两用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顾名思义就是能够使得杯子内的水减少热量散失,进行保温的杯子,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现有的保温杯,都在研究如何的使得杯子能够更好的进行保温,尽量减少杯子内的热量的散失,延长保温的时间,增加保温的效果。但是,在要使杯子内的水尽快的降温时候,保温杯的保温功能就有些不适用了,为使杯子内的水凉的快些,传统的保温杯只能将盖子打开,加快散热,但是因为保温杯本身结构的限制,所以杯子内的水凉的还是比较慢;另外,如果杯子的水一直保持很高的水温,茶中的芳香油会很快大量挥发,鞣酸、茶碱大量渗出,这样不仅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减少了茶香,还使有害物质增多。如果长期饮用这种茶,就会危害健康,导致消化、心血管、神经和造血系统的多种疾病发生。因此,需要一种在人们要求保温时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又可以在不需保温时,能使杯子内的水尽快降温的保温、散热两用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散热保温两用杯,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对于杯子内的水进行保温,也能够在需要散热的时候对杯子内的水进行快速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散热保温两用杯,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杯体外壳和内杯胆,所述杯体外壳和所述内杯胆之间有空间;所述的杯体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旋转螺塞,所述的旋转螺塞的上表面和所述的内杯胆的底部之间有间隙。
所述的散热保温两用杯,所述的旋转螺塞内部有一个空腔,这个空腔内设有导热材料。
所述的散热保温两用杯,所述的旋转螺塞由铜、铝、铝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制成。
所述的散热保温两用杯,所述的导热材料为铜、铝、导热橡胶、导热硅脂、碳纳米管中的一种。
所述的散热保温两用杯,所述的旋转螺塞上有一个凸出的圆环,这个圆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杯胆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新型的两用杯,既能够在人们需要保温的时候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又可以在不需要保温的时候使得杯子内的水尽快的降温,一杯两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新型两用杯保温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两用杯散热时候的结构示意图,这个时候旋转螺塞的上表面和内杯胆的底面之间已经接触在一起,可以进行导热降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附图1、2;散热保温两用杯,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杯体外壳1和内杯胆2,在杯体外壳上安装有一个用于密封所述内杯胆的密封盖7,所述杯体外壳和所述内杯胆之间有空间3;所述的杯体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旋转螺塞4,所述的旋转螺塞的上表面和所述的内杯胆的底部之间有间隙5。旋转螺塞4和所述的杯体外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旋转螺塞由外螺纹,所述的杯体外壳有和其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内外螺纹都是55度的管螺纹,这样的螺纹配合,能够保证旋转螺塞和杯体外壳的连接是密封的,既能够保证杯体外壳和内杯胆之间的空间3密封性,又能够实现旋转螺塞的上下旋转运动。
所述的旋转螺塞内部有一个空腔,这个空腔内设有导热材料6。
所述的旋转螺塞由铜、铝、铝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制成。
所述的导热材料为铜、铝、导热橡胶、导热硅脂、碳纳米管中的一种。
所述的旋转螺塞上有一个凸出的圆,401,这个圆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杯胆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逸宁,未经曹逸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4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