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4982.1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林述凯;宋大勇;张冬梅;李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3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性 慢性 硬膜下 血肿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
背景技术
以往的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都是一个单一的通道,硬脑膜切开一小口后直接放置引流管冲洗,冲洗后因脑组织复张,硬膜下间隙变窄,再次放置引流管困难,甚至造成脑组织损伤,冲洗液进出量的不平衡,操作中不能使颅内压保持稳定,同时造成颅内积气的发生;不便于血凝块尽早液化引出,临床上术后因引流不畅再次手术的患者屡见不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通道的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便于冲洗和引流,减少脑组织损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它包括软性空腔的胶管,中间的空腔是引流通道,胶管前端为盲孔,引流通道前端的引流入口开在胶管前端侧壁上,引流通道的后端是开口的,其特点是:在胶管壁上设一冲洗通道,冲洗通道同引流通道不相通,两者后端成Y型分开,冲洗通道的前端为冲洗入口,也开在胶管前端侧壁上,冲洗通道的后端开口处设一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双通道,便于冲洗和引流;冲洗过程中,由于双通道特点,硬脑膜切开一小口后直接放置引流管冲洗,避免了冲洗后因脑组织复张,硬膜下间隙变窄,再次放置引流管困难,甚至造成脑组织损伤;冲洗液进出量可保持平衡,操作中能使颅内压保持稳定,同时能最大限度减少颅内积气的发生;对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及术后可直接经冲洗通道注入尿激酶,便于血凝块尽早液化引出。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它包括软性空腔的胶管6,中间的空腔是引流通道1,胶管6前端为盲孔,引流通道1前端的引流入口3开在胶管6前端侧壁上,引流通道1的后端是开口的,在胶管6壁上设一冲洗通道2,冲洗通道2同引流通道1不相通,两者后端成Y型分开,冲洗通道2的前端为冲洗入口4,也开在胶管6前端侧壁上,冲洗通道2的后端开口处设一密封塞5。这样形成了双通道。当冲洗时,用注射器针头刺过密封塞5,注入冲洗液,冲洗完后,拔出注射器针头,密封塞5还处于密封状态。引流入口3可在胶管6前端侧壁上多设几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4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改性桉树皮制作的环保生物质型煤
- 下一篇:航空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