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淹水通报系统的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5034.X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樱花电梯(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淹水 通报 系统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是一种具淹水通报系统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中,例如大楼,皆会组设有电梯以供人们上下楼层之用,其可免除人们攀爬楼梯上下楼层之体力耗费,亦可节省人们上下楼层之时间耗费。
此外,于现今气候快速变迁之下,遇到淹水的状况时有所闻,而大楼遇到淹水时,电梯即会失去其搭载人们上下楼层之功能,且此时若电梯有人们乘坐时,亦容易造成人们之生命财产损失。为解决前述问题,现已有淹水通报系统出现,但传统之淹水通报系统主要是以机械方式为之,换言之,其在淹水时以浮球利用浮力原理触动接点(与一般抽水马达或马桶所运用之原理相同),进而达到警示目的,例如以蜂鸣器发出声音进行警告。
然而,上述传统利用机械方式之淹水通报系统仍有其缺点存在,例如在淹水时并使浮球浮起时,浮球容易受周遭环境影响(例如水中有杂物影响浮球浮起)而导致浮起失败,进而无法触动接点以使蜂鸣器作动进行警示,实非十分理想。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具淹水通报系统的电梯装置,以期可达到提高警示作动灵敏度、避免通报失败、进而提高安全性之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警示作动灵敏度、避免通报失败、进而提高安全性的具淹水通报系统的电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淹水通报系统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箱体,其滑动设置于建筑物内的升降通道内,且该承载箱体包含一出入口,该出入口与建筑物内的复数个楼层出入口的其中之一相对应;一动力源,其设置于该建筑物内并连动于该承载箱体;一水位感知器,其设置于升降通道内的底部机坑;一警示器,其设置于该建筑物内;以及一控制器,其电性连接于该动力源、该水位感知器与该警示器。
所述控制器系设置于该建筑物内,并包含一第一控制部及一第二控制部,且该第二控制部系位于该升降通道。
所述警示器位于该第二控制部。
所述警示器为一蜂鸣器。
所述动力源为一马达并以复数条钢索连动于该承载箱体。
还包含一另一水位感知器,该另一水位感知器设置于该底部机坑并电性连接于该控制器。
所述另一水位感知器位于该水位感知器之上方。
还包含复数个显示器,该复数个显示器系分别电性连接于该控制器,且每一显示器系分别设置于每一楼层出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承载箱体,其滑动设置于建筑物内的升降通道内,且该承载箱体包含一出入口,该出入口与建筑物内的复数个楼层出入口的其中之一相对应;一动力源,其设置于该建筑物内并连动于该承载箱体;一水位感知器,其设置于升降通道内的底部机坑;一警示器,其设置于该建筑物内;以及一控制器,其电性连接于该动力源、该水位感知器与该警示器。
因此,藉由水位感知器、警示器、控制器等电子组件设计,可达到提高警示作动灵敏度、避免通报失败、进而提高安全性之目的。
上述控制器可设置于建筑物或者可为一远程监控控制器,且控制器可包含一第一控制部及一第二控制部,其中第二控制部可位于建筑物之升降通道。
上述警示器可为一蜂鸣器(发出警告声响)或者可为一警示闪灯(产生警告闪灯)或者可为其它具有警示效果之组件。此外,警示器可位于控制器(之第二控制部)或者可设置于建筑物的任何位置。
上述结构可包含一另一水位感知器,且此另一水位感知器设置于升降通道的底部机坑并电性连接于控制器。因此,若水位感知器发生故障时,另一水位感知器可产生备用效果以避免通报失效之问题。
上述结构可包含复数个显示器,此复数个显示器系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器,且每一显示器系分别设置于每一楼层出入口。藉此,显示器亦可产生警示效果,例如于淹水时,显示器可显示「灌水」字样以告知人们此时无法搭乘电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为本创作第一具体实施例淹水通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樱花电梯(中山)有限公司,未经樱花电梯(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50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品双槽流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缆卷盘高压集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