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线缆喷锡式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5574.8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2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弘富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线缆 喷锡式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线缆喷锡式焊接机。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全球连接器生产能力不断向亚洲及中国转移,亚洲已成为连接器市场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而中国将成为全球连接器增长最快和容量最大的市场。据估计,未来中国连接器市场的成长速度将继续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到2010年,中国的连接器市场容量已达257亿元。电连接器的主要配套领域有交通、通信、网络、IT、医疗、家电等,配套领域产品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其市场的快速增长,强有力地牵引着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连接器已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品种规格丰富、结构型式多样、专业方向细分、行业特征明显、标准体系规范的系列化和专业化的产品。
连接器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连接头,连接头是与外部器件进行数据传输、电气相连的部件;另一个部分为与连接头相固定连接的电缆线或数据线。现有技术下连接头和电缆线或数据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1、人工焊接,即连接头和电缆线或数据线的组合以及焊接固定都通过人工实现,这种生产方式的缺点在于人工劳动强度大,连接器容易发生过焊或缺焊,连接器品质不稳定;2、机器焊接,即连接头和电缆线或数据线通过机器组合,通过人工焊接或机器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这种实施方式的缺点在于,焊接方式古老,焊接速率慢,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的连接器线缆喷锡式焊接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线缆喷锡式焊接机,它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装载连接头的连接头载具,所述的连接头载具具有开口朝向Z轴方向的待焊接区;
至少一个用于装载数据线的数据线载具;
用于沿X方向传送所述的连接头载具的第一传送路径;
用于沿X方向双向传送所述的数据线载具的第二传送路径,所述的第二传送路径的前部依次设置有剥线机构、整线机构,所述的第二传送路径的后部依次设置有喷涂助焊剂装置、焊接装置,所述的第一传送路径的上游、第二传送路径的下游位于同一侧;
用于沿Y方向传送所述的连接头载具的第三传送路径,所述的第三传送路径起始于所述的第一传送路径的下游、终止于所述的第二传送路径的中游;
当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所述的数据线载具从所述的第二传送路径的上游依次经由所述的剥线机构、整线机构、线头捋直装处理后抵达中游;所述的连接头载具沿所述的第三传送路径结合至所述的数据线载具,以使所述的连接头载具内数据线的端部被定位于所述的数据线载具内的连接头的焊点上,并且暴露于所述的待焊接区内;所述的数据线载具与所述的连接头载具从所述的第二传送路径的中游依次经由所述的喷涂助焊剂装置、焊接装置处理后抵达下游,相互分离后分别由所述的第一传送路径、第三传送路径传送以进入下一工作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三传送路径上设置有用于入料的振动盘以及连接于所述的振动盘的用于自动传送连接头的传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三传送路径包括用于沿Y轴方向移动或者定位所述的连接头载具的机械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焊接装置为波峰焊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传送路径包括用于将所述的数据线载具从上游移动至下游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将所述的数据线载具从下游移动至上游的第二驱动装置。
综上所述,该设备涵盖以下内容:
1. 连接头载具:自动加载连接头在载具中。
2. 数据线载具:自动加载线缆在数据线载具中。
3.线缆加工机构:涵盖以下内容在机器中(剥芯线外皮,芯线上锡,芯线上助焊剂,裁整齐芯线,整理芯线成为要焊接的形状等)。
4.线缆送料机构:在机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送料运行机构。
5.连接器上料含自动(或手工)上料以及抓取运行机构。
6.连接器治具和线缆待焊接时重叠机构。
7.喷锡炉:喷锡或称为涌锡或称为波峰焊式,该锡炉含自动开机关机;采用虹吸原理或其他机构将锡喷出适当高度;该锡炉减少锡灰产生机构等。
8.连接器和线缆治具回流机构。
9.上助焊剂机构:将助焊剂喷出或刷在连接器或线材焊接部位。
10.人机界面:通过PLC编程和人机界面控制,将该自动机的各个部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完成生产加工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弘富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弘富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5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装移动车
- 下一篇:电池和使用该电池的电池组